第(3/3)页 所以这削爵的第二请,圣上是万万不会再答应的。 纯妃一心求圣上重罚襄王爷,可襄王爷到底也是圣上骨肉,这些时日以来又颇得帝心,故而圣上定会选择从轻处罚。 可是今日赵世子当着众朝臣之面发难,这件事恐是瞒不住了。 赵世子身为“同谋”,已自请前往皇陵,襄王爷作为“主谋”,若罚得太轻,又如何能服众? 思来想去,竟只有监禁于王府最是恰当相合,而这......只怕恰恰是纯妃心中所求! 一旦降罚,便是给襄王爷定罪了,光谋害太子妃与皇孙这一条,就让襄王爷彻底失去了夺位的资格。 从今往后,无论对瑞王爷还是皇孙殿下,襄王爷都再无威胁可言了。 如此一来,监禁于王府不仅保住了王爷的性命,且还顺理成章地让王爷脱离了今后的争斗。 纯妃娘娘这是......何其的用心良苦啊...... 思及此,福顺都已经随盛帝迈出清乐殿了,还是没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 当年书房之景,历历在目。 自己本应处置了当时还是小小侍女的纯妃,可是她却跪在自己身前,那般拼命地磕头求饶,只求一线生机。 同为伺候人的奴才,他到底是心软了,指点了她两个字——王妃。 她是个机灵的,当真趁着他“晃神”片刻的时机,寻到了王妃面前。 当年因着这事,他还挨了一顿板子来着。 福顺正这般想着,忽见纯妃娘娘的目光越过襄王爷的肩膀,定定落在了他脸上。 她冲他,轻轻点了头。 犹如蜻蜓点水,又点到即止。 当年生死存亡,她不求王爷,因她知晓王爷高高在上,不会在意她一个奴婢的生死。 但是福顺公公不一样。 想来同为奴才,身份低微,福顺公公能懂那份感同身受,还有她强烈的求生渴望。 当年,福顺公公将恻隐给了她,或许也是给了曾经的他自己。 一入庵堂,想是此生再难见了。 至少要叫福顺公公知晓,这份恩情,她始终铭记肺腑。 只是身处深宫内院,无声——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福顺公公见状猝然收回目光,立刻掩目垂首,弯背哈腰地跟在盛帝身后。 他依旧迈着得体、谨慎的小碎步。 只是不知为何,觉着今儿午后的阳光照在他身上,竟比昨日要暖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