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怪他一路平稳晋升,做到了清平城的府尹。 比之其他城池,清平城身为畿辅之城,拱卫京城,又是通衢要冲,被称为仓廪之所、政令之枢,攸关社稷,实乃重中之重。 这样的人,竟会纵侄行凶? 崔明珏在心中留了个疑问,又去拿下一本。 【姓名:戴为民 籍贯:浔阳柴桑人 出身:国子监岁贡生,永昭二年二甲,赐进士出身】 看到此处,崔明珏眉头微蹙。 这位是清平府衙的府丞,倒巧了,一样是永昭二年的进士出身。 崔明珏好歹是吏部尚书的孙子,对官员的任命选调也有些了解。 据他所知,朝廷并不会刻意将同一届科举的多位进士安排到同一城池去担任官员。 当然,若某届的进士尤其优秀,综合考量后,二人先后到任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般想着,崔明珏看了看二人的到任年月,果然这府丞要比府尹晚上任两年。 这之后是清平城推官,崔明珏下意识去看他的出身,目光落下,倒松了口气。 还好,是永昭八年的进士。 而后是通判。 崔明珏方一展开,蓦地顿住了。 又一个国子监岁贡生,且又是永昭二年的进士! 江浔从案卷中抬起头来,注意到了崔明珏的异样。 “崔大人,有何发现?” 江浔放下卷宗,朝崔明珏这边走来。 崔明珏神色数变,而后沉声问道:“江大人,您为何调来这清平城官员的甲历?” 江浔目光落在案上,淡声道: “那老妇人的儿子儿媳皆因上诉而未能回转,我怀疑这清平城上下官员早已沆瀣一气,官官相护,鱼肉百姓。” 崔明珏闻言袖下拳头一攥,将手下甲历往江浔面前一推,沉声道: “江大人,怕是被你猜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