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个扮作高僧欺骗臣母亲的亡命之徒,臣探听过了,他早在入诏狱的当晚,便被人一卷草席丢进了乱葬岗。” “而替罪的崇国公......” “崇国公仰仗先皇眷顾,自恃资历深厚,于圣上驾前屡屡倚老卖老,举止张狂,圣上对此心怀不满,久有动他之心,” “否则,微臣力排众议查崇国公之孙强抢民女一案,不会如此顺遂。” “巫蛊案发之夜,圣上巧施谋略,先散出风声,继而引崇国公入宫,令其成为代罪之人,不正是因着心知肚明,微臣绝对寻不到真正的幕后之人吗?” “那晚,圣上曾问微臣是否怀疑您,臣当时答:不敢妄断。” “这不是臣随口胡诌之言,而是臣......真的怀疑过圣上。” “但臣到底不愿意相信,圣上会拿太子殿下的讳辰做局,直到......” 江浔无意再波及赵怀襄,于是止住了话头。 二月初二周山祈福那日,他曾问过襄王爷,襄王爷否认此事乃他所为,当时还笑得意味深长。 因为襄王爷已然看出,圣上待他的真正态度。 所有荣宠、爱护,满朝独一份地喊他的字,不过是将他高高捧起,做两位王爷的试金石。 而暗地里,圣上却要控制、打压乃至毁了他。 他本就对这个身子的母亲安阳伯夫人满怀歉疚。 若母亲当真因着旁人对他的算计,而死于这场巫蛊案,他不敢想象,自己会落入何等自疚自责,无可自拔的境地。 圣上要他生出破绽,要他留下心病,要他愧疚一辈子,解不开心结,要他封闭自己,犹如行尸走肉。 如此,方可在必要之时,在他被物尽其用后,不费吹灰之力地给他致命一击。 所以,他说他心知肚明,圣上——从未将他当人看。 而那一夜,及时赶到的岁岁不仅救下了母亲,也救下了“悬崖边的他”,而后又一步步引着他,走出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圣上方才问他,为何改穿浅衣了? 因为岁岁喜欢。 也因为,他已经被岁岁照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