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那女娃娃是英烈遗孤。 全家皆战死。 镇北候将其收为孙女。 见老兵们将真气输入女娃体内,助她敲起战鼓,镇北候虎目含泪,放声大笑。 他还有亲人。 整个镇北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擂鼓声也敲在数万娘子军心上,敲在数十万镇北军心上。 擂鼓女子们心有默契,鼓声逐渐与小女娃同频,驱散将士们心中怯意,令他们一往无前。 剩余女子持刀带箭,杀向妖族。 边城中,一位位老兵逆行,他们要么头发花白,要么身体残缺,要么皮包骨头。 穿着曾经的盔甲,手持昔日战兵,目光坚毅,登上神道长城。 一个个爆发气血,极尽升华。 他们是边军,一生征战,如今战事吃紧,他们当重披战甲,重入战场。 于他们而言: 安稳老死,是幸福。 战死沙场,是荣耀。 用残命与老骨头,捍卫镇北军威严,也为年轻儿郎们拼出一个未来。 倘若要牺牲。 他们怎么也得走在前头。 这是镇北军数百年的传统。 “杀他凉的妖娘养的!” “老汉八十了,遍身是伤,没几年好活,而今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赚了!” “老朽还没死,轮不到你们这些小辈冲在前头,起开!” “劳资耍刀杀妖时,你爹都还穿开裆裤,尽管老了,可又不是提不动刀了!” “你小子要逞英雄,等劳资死了再说。” “劳资儿子当年战死在一只狐妖手上,如今我能拉着一尊狐族大妖陪葬,值了!” …… 老兵们前仆后继,开启自杀式冲锋,他们有进无退,有死无生。 一个个怒骂。 一个个大笑。 一个个惨死。 一个个无悔。 镇北候手中剑更利。 镇北军手中兵更锋。 鼓声号角慷慨悲怆。 连风都多了一股苍凉,送来抑扬顿挫的激昂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循声望去。 那是边城教坊司的女子。 她们有些是发配而来,有些是父兄泄露军机,被朝廷打入贱籍,冲入教坊司。 可边军未曾因家人之罪迁怒到她们身上,也没将其视为玩物,给予最后一丝尊重。 边城教坊司女子只要立下功勋,便有机会脱籍,甚至参军入伍。 她们本该随百姓一起撤走,却放弃逃生,留了下来,奏起乐曲,唱起镇北军军歌。 教坊司女官们亲自坐镇。 老兵泪目,临死前唱起军歌。 数万娘子军亦唱了起来。 数十万镇北军唱了起来。 镇北候也唱了起来。 捍卫百姓,马革裹尸! 这是担当,也是使命! 他们无惧、无怨、无悔! 唯愿山河永固,人族安稳! 唯愿繁华盛世,众生安康! 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一点点星火汇聚成燎原之势。 军阵演化为一座意志长城,不知不觉间与脚下神道长城融合。 李自在瞪大双眼。 白素英心神俱震。 黑水玄蛇表情决绝。 大巫乌尔山难以置信。 太乙救苦天尊法身悲悯。 勾陈大帝法身若有所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