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因为还想更好-《1994:菜农逆袭》


    第(2/3)页

    陈泽的80斤,老吴的80斤,一共160斤精品菜心,2.5元/斤,合计收入400元。

    加上黑娃儿那815元,这还没到位置上呢,就入账了1215元。

    结完账,雨势稍微小了点,陈泽凑在陈家志耳边大喊了两句。

    “明天还是80斤,门口等你~”

    陈家志点了点头,随后陈泽就开着面包车冒雨走了,最近他都是一天80斤菜心。

    虽然比巅峰期下降了不少,但依然是一个极为可观的销量,也说明陈泽配送的酒楼生意一直很好。

    陈家志在老吴档口呆了一会儿,左右瞧了瞧,就知道老吴也货源不足。

    今天档口里没什么菜~

    这是这年代的通病,蔬菜整体产量没跟上,外地交通又不方便,蔬菜供应多是依赖近郊和周边城市。

    而七八月又是供应最疲软的两个月。

    不仅菜难种,且花城夏天种出来的菜心,无论品相,还是口感,都会有一个大幅下滑。

    这是气候因素,陈家志也不能例外,但他能一直稳定有菜,且相对保障质量。

    这种优势就较大了。

    虽然交流很困难,但陈泽用行动表明会一直拿他的菜,老吴也用眼神表达了不舍。

    雨小了些后,陈家志就回了墙角,市场里人也稍多了些。

    陈家志还剩下两百多斤菜,但就是这点菜,也依然鹤立鸡群。

    “家志,市场公告出来了,暂定7月8日进行封闭改造,还有5天时间,而且改造也是一半一半的进行。”

    才回来,已经到市场的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三人就凑了上来。

    “公告里说,市场还有不少档口出租,租金看着也不贵,100~180元/月的都有,家志,要不留下来算了,这价格比我们交卫生费还便宜~”

    临时摊位是5元/晚,便宜的档口租金价格确实有优势。

    这样看,市场管理方也不算蠢透了,昨晚就是想安抚档口老板,但又不想把小菜农得罪完了。

    陈家志沉吟道:“你们可以考虑留下来,我还要去看看外面情况,再做决定。”

    顿了顿,他又说:“我有三轮车,可以跑远点,你们跟着我不一定讨得了好,我建议最好还是先留下来。”

    “嗯~再想想。”

    李明坤和郭满仓都有些意动,市场方给的条件不算苛刻。

    易定干问:“你一个人换市场能行吗?”

    陈家志笑了笑,拍了拍薛军,“这不还有军哥和我一起。”

    “你三姐可还没同意呢。”

    “三姐是三姐,军哥是军哥,一个大老爷们还能一直被管着不成,再说了,我感觉三姐会留下来。”

    前世三姐和薛军把易龙送过来后,就呆了一晚上,然后便去了大姐那里。

    现在事情已经变了。

    …

    大约两点半过后,雨势渐渐小了,采购们也抓紧时间,或打着雨伞,或披着雨衣,小跑着穿梭在一个个摊贩前。

    论叶菜供应,还是小菜农的品类更多,更新鲜。

    相比之下,档口里的叶菜货源更少,七月初了,本地农户最后一批叶菜下市后,就要轮作一季水稻等作物。

    只有外来的职业小菜农,和大菜场才会继续种植叶菜~

    叶菜的货源只会一天天减少。

    市场公告出来后,小菜农们也稳住了情绪,没有再瞎几把卖菜,但价格也只是勉强稳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