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从恰同学少年到漫长的季节,期间间隔的时间就不算长,但就是在这么一段不长的时间里,李轩是在镜头里,就能在用一些炫技式的镜头和手段,去给作品增加吸引力。 “他又变强了,我能看出他的技法里,就包含着那些香江导演的风格在内,尔冬生?刘玮强?他能将那些导演的技法融入到自己的技巧里。”江文就看着欣赏无比,没一个和他合作过的导演,都或多或少的被“拿”了一些东西走。 这样子惊人的学习能力,江文以前还真的没见过。 “你不是说过一件事吗,顶尖的导演,都有着自己的个人风格,都有着自己的道,自己的理解,他们不在按部就班的从书上学习的东西来呈现,而是加入了自己对艺术表达的理解,最后蜕变出来的,就是顶尖。” “这其实也是你不看好李轩能去到最顶级的原因之一?” “有这个理由,因为天才,他们的精神表达和个人风格,就是十分鲜明。” 此时的徐翔就复杂的说:“但是李轩他总是能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打破我的认知。” 从剧情的角度来看,前两集的铺垫也还算精彩,无论是双线叙事,视角多而不乱。 半吊子就会觉得,哦,这就是在单纯的讲故事而已。 但是像科班的专业人士就能看得出来,这就是李轩的基本功。 这就是属于李轩的基本功,非常的扎实,仿佛就像无数作品喂出来一样。 不对,不能这么形容,无数作品喂出来的导演,然后那些大导演又将精华喂给了李轩。 所拍摄出来的基础效果就是这样。 李轩,他的基本功又不是按部就班的来,而是从其他导演身上又吸了一遍过来。 这到底是谁说他有没个人风格呢? 还是说他什么个人风格都能够去.学。 徐翔觉得自己貌似就不能评价李轩的未来了,在自己觉得他没有自己风格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别人家的风格也算是一种“个人风格”吗? 不知道。 科班派从书本上学习,他从别人的身上学习精华. 算有灵气,还是没灵气呢? “个人风格之类的事情先暂且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之处,你觉得纯粹的科班走不到顶峰是你的理解,而我却觉得没有科班的基础知识打地基,很难取得系统性的成就但不管怎么说,先暂且不说李轩这个人如何,我们就单纯的看李轩的这部作品.怎么样?” 王凤升就笑着说道。 而旁边的徐翔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反馈,对于这部作品的开头,只有一个最基础的感觉,那就是想看. 无论是范韦和李轩的演技,甚至高媛媛的演技都有亮点,两条线就绝对没有任何的‘拖沓’之处。 一部完成度非常的高的作品,还有着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 一部,看起来,就有一种资格。 一种,角逐两年半后,那些强横大奖的.资格的作品。 此时的贾婧雯,就有一种感觉。 为什么,高媛媛会从《潜伏》跳到《漫长的季节》来。 并非是说《潜伏》比《漫长的季节》更弱.而是《漫长的季节》有一种气质,一种,能悄无声息的,将人代入其中的气质。 铁锈的味道,传到了贾婧雯这台岛人的鼻腔里,作为台岛人,对于帝国长子,东北,以往就没有任何的了解理解,只知道,这是华夏的‘长子’,当年落寞的工业省。 如今,就随着李轩的作品.就算不了解这片铁锈带的人,也能进入其中,也能进入到这部作品的‘世界’里。 人到中年,家庭不和,下岗,最后,心爱的儿子,就这样死去的事实。 这种寡闷,苦痛,这种愤恨贾婧雯就能感觉的到,而随着剧集的深入,王响还是下岗了,儿子还是死了,老婆也随之而去。 此时。 贾婧雯才理解——漫长的季节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所有人,两条线的所有人,都被困在了这个秋天,停滞不前。 王响用余生来追寻凶手 但其实,更让贾婧雯共情的,还是龚彪吧—— 其实,碎尸案和他没什么关系,王阳和他也没关系,他就是作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去掺和在里去。 婚姻失败,生活失败,健康失败,买泡水车,油腻,糖尿病,只有他是很单纯的,只是一个被时代碾压过的普通人而已对于她而言,也太共情了。 ‘普通人’在时代的变化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余力,去思考其余的道理。 正确?错误? 走错行错又怎么样. 贾婧雯就感觉。 自己就是个‘彪子’,明明一直觉得自己置身事外,只是时代的洪流下,所有人又都是身处其中罢。 沈墨的悲剧又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剧。 王响的悲剧又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