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陶谷偷鸡-《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陶谷也还算聪明,绞尽脑汁想了想,低声道:“不久前,朱县公一篇论煌煌之功的锦绣文章震动京畿,而陛下又在此时要召集重臣建言献策,想来应该跟朱县公这篇文章有关?”
他明白这是朱秀在故意给他泄露大考命题,可不能疏漏。
朱秀摩挲下巴,仔细想了想。
朱秀眉梢轻扬,不动声色:“不错,确有此事!”
陶谷大喜,当即明白自己猜的不错,他日朝廷用兵,攻伐南北,就是皇帝大考命题之一!
朱秀盘算了一阵,做好两手准备,总之在殿前司任职,挑战不小,也机遇颇多。
马庆笑呵呵地送他出府,陶谷也只能心事重重地离去。
车轱辘吱吱轻响,车身轻微晃动,都没能让她醒过来。
朱秀假意推辞一番,很自然地把礼单收下,略瞟一眼,陶谷这份心意可着实不轻。
陶谷来了精神,忙问:“传闻朱县公就是主评人选?”
朱秀淡淡道:“只是其中之一。此次公开征集良策,也算是对五品以上京官一次大考,由中书、门下牵头,六部参与,共同审阅,择其中上佳者,交由陛下过目。”
李重进的职务也有变动,调任归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成为使相,不日即将赴任亳州。
朱秀的话他算是听明白了,题目确实已经有了,但不能明说,否则就坏了规矩,是要犯错误的!
陶谷忙轻轻打了下嘴巴:“是老朽一时糊涂,说错话,万望朱县公莫要计较!”
朱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陶谷沉思起来,其实他并不擅长军略,但依据对各地风土习俗的认识,还是能说出一二。
陶谷袖口滑出一张礼单,双手奉上。
连巡察地方这种美差,都被陶谷这种官场老油子干成了玩命的活,可想而知如今朝中的风气的确为之一清。
又是在皇帝陛下亲自监督下写作,关键是题目还不知道,叫人心中忐忑啊~
当日就有各种人以各种名目前来拜会,朱秀早就料到有此局面,没等宫里旨意明发,他就带上妻女邀约李重进一家,出城游玩去了。
陶谷小心翼翼看着朱秀:“老朽一番拙见,还请朱县公指教!”
“公务归公务,陶公毕竟上了年岁,也不能委屈自己,该歇息也得歇息,莫非地方官府招待不周?没能伺候好陶公?”朱秀笑道。
柴荣用一场奇迹般的大胜,和七十二颗将帅人头,向天下人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顺带着也让冯青婵散散心。
朱秀语重心长地道:“当然,具体战略布局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因势利导,灵活调整!
总之,淮南地区人口稠密,物产富饶,先取淮南于我大周而言最有利!之后,就要看天下形势再做考量。”
或许是因为早已料定二人下场,他个人对这件事倒是感触不大。
不过朝中文武感受可就不一样了。
巴公原之上,正是史彦超率领虎翼军步卒组成抵抗北汉兵冲击的第一阵线,死战不退的身影,让高岗之上观战的柴荣无比动容。
朱秀也不理会他,道了句送客,就负手自顾自地回后宅去了。
符金环嘟哝两声,蜷缩在朱秀怀里,没一会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陶谷盯紧朱秀,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暗暗窃喜,觉得自己猜中了。
~~~
两日后,朱秀刚从太师府接冯青婵回家,马庆来报,说是右散骑常侍陶谷来访。
苦思冥想了一阵,陶谷眼前一亮,低声道:“陛下志在一统,莫非是要让重臣们各抒己见,商定攻伐天下之策?”
柴荣用铁血手腕和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告诉所有人,有才有德肯干事之人就能升上高位,无才无德又偷奸耍滑之徒,要么主动请辞滚蛋,要么就丢官掉脑袋。
现在谁都看得出,陛下是杀伐狠厉之人,又志在一统天下的伟业,谁敢懈怠,就是阻碍天下统一进程的罪人,杀头都算轻的!
唉,似老夫这等劳碌命,只能一再小心,争取活到致仕年纪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