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黑大王成熟了-《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用一种重新认识的惊奇目光注视着他,黑大王李重进,近一年来当真像变了一个人。

    朱秀低笑道:“王相公今日方知我朝庸碌之官何其之多吧?”

    王溥摇头道:“重整科举势在必行啊!不光要重建科举制度,还要大力发展官学,鼓励私学,让天下文脉早日复兴。”

    朱秀连连摆手:“有辱斯文,我拒绝!”

    李重进趴在船边,抹了抹脸上水渍,“离得远,啥也看不见!这水好舒服,你也快下来玩耍!”

    朱秀也笑了,“你倒是心思通透,人也豁达了。”

    范质咧嘴一笑,又忸怩道:“就是不知,去茶坊一次费多少?”

    朱秀安慰道:“战乱多年,天下饱受离乱之苦,士人数量急剧减少,矮矬子里拔高个,有些人稍微通晓文墨,就能混个官当当,这种现象中原南朝各地都有,不足为奇。”

    朱秀皱着眉,试探道:“你回京不久,就要远赴亳州,心里当真没想法?侍卫司都指挥使和归德军节度使,自然是前者干着更舒服些”

    今日是策论考试,两道题目,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咳咳~”柴荣忍不住咳嗽两声,提醒三人注意考场纪律。

    朱秀诚恳道:“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殿前司要壮大力量,首要关键就是对侍卫司进行拆分重组,你是侍卫亲军统帅,今后的阶位,恐怕要排在殿前司之后。”

    极大的痛楚从胸口传来,柴荣咬紧牙关,没有声张。

    坐在西边角落处的陶谷,看到题目暗自窃喜,庆幸自己提前跑去朱秀府上讨教,三日时间足够他好好做一番苦功。

    朱秀则是想找机会和王溥深入交流,主动拉近关系。

    他不动声色地左右瞟了眼,好在无人察觉皇帝有异样。

    “喂,你就没什么话要跟我说?”朱秀捶打胳膊。

    王溥回到位子坐下,喝口茶唉声叹气。

    结果就是就地罢官革职,永不续用。

    李重进猖狂大笑着开始猛烈摇晃船只,平底小船左右倾倒,朱秀吓得抓牢边沿。

    陛阶之下,有一排监考官,朱秀身着官服坐在中间,满脸严肃,不停扫视考场。

    王溥当上宰相后,关注点一直放在科举、官学、选官这几个方面,但苦于朝中极少有人能和他探讨。

    可第一道题目就难了,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三人听见背后御座之上传来咳嗽声,朱秀回头瞟一眼,缩缩脖子,讪笑拱手。

    不少官员一入场就两腿打颤,更有甚者来都来了,结果谎称自己身子不舒服,想临时退场,柴荣当堂批准。

    濠州是你小子老家吧?到时候哥哥尽量温柔些,优待濠州军民,让你小子衣锦还乡去见父老!”

    朱秀忙道:“这种大事你可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偌大的殿厅里摆满方桌椅子,相互间隔五尺左右,数百位五品以上京官打乱分坐,有人苦思冥想,有人奋笔疾书,有人一筹莫展,有人下笔如神。

    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偶尔的细微响动。

    李重进猛地一摇晃船身,朱秀站立不稳,两手扑腾着落水,一股浸透肺腑的清凉感让人十分舒畅。

    朱秀沉默片刻,有些忧愁地道:“你当真没别的想法?若是心里不痛快,不妨跟我说说,千万不要憋在心里。”

    “脱衣下水!否则哥哥叫你做个落水野鸡!”李重进大笑。

    身旁的王溥似乎坐不住,一直在考场来回巡视。

    王溥满含热切地看着朱秀,仿佛见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小声道:“若有机会,王某倒想和朱县公讨教科举、官学、选官这些问题!”

    身为监考官,却在那谈天说地,成何体统?

    柴荣好笑又无奈地瞪了朱秀一眼,肯定是这小子坐不住,左右勾搭,带坏了王溥和范质两个老实人。

    他们根本不懂我们兄弟之间的情义。

    流程之严谨,氛围之严肃,即便科举殿试也有所不如。

    两大主副考官会心一笑。

    大约三十息后,这种痛楚渐渐消失,柴荣连连深呼吸,只觉出了一身冷汗。

    朱秀嘴角抽搐,这家伙还真敢说啊.

    李重进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斜靠着,“放心,蠢事做一次就够了,我可不会再犯第二次!”

    有中书掾吏上前简单检查无误,当场糊名封存,而后请陶谷离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