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下来几天也只是远远的跟着,并没有打扰他们行程,村长等人也就没有再赶人,只叫安保队加紧巡逻。这些人只要不使唤,跟着想被保护,也没什么,世道已经这么艰难了。 村里人顺着大路走了两天,到了淮南王封地最南边的安庆城,从安庆出去就是长江,过了江靠的最近的就是武昌郡的池州城,听说那里就是稻米两茬天天吃大米的好地方。 村长跟众人说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过了安庆城,过了江,彻底离开了淮南郡就是天堂了,胜利在望了。 坏消息是离开淮南郡最安全的一条路就是从安庆城出去。不知道如今安庆城是个什么光景,再怎么安庆城都是淮南王封地管理。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的地方就是好,可以问路,比他们在山里转悠的强多了。其实大部分村人都没啥想法,只想跟着村长和族里,去到更好的地方安居乐业。 众人在下面,你看看我,我看看您,大部分都没啥建议,做饭的做饭,休息的休息。村长叹口气,带着两个族老,跟几个青壮年去一边商量。 村长看看村里最有学识的安老二说:“正义啊,你是村里最有学识的人,你看这?” 安老二皱着眉头,建议说:“我们先不急着进安庆城,是个什么光景我们都不知道,这一路能顺利,是因为我们人多,武器多,其他人走到这里,基本已经没啥吃食了。 就是我们再怎么节省,这么多人,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先不说过江,就是咱们这些流民,当然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天灾,但是淮南王是不是管咱们? 去了是被当做流民驱赶,还是被当成壮劳力去前线战场,亦或者是幸运,安庆城的父母官为了老百姓,让大家安全的过城。 这些都很难讲,我问过路上的其他逃荒流民,这里距离安庆城大概三天距离。我感觉越距离安庆城我们越危险,越靠近流民肯定是越多。” 村长和几个族老听着安老二的分析,抽着大烟的面色更难看了,都走到这里了,返还是不可能了,待在这里也不行啊,待这里就是没有户籍的黑户,随便碰到什么势力,都得完蛋。 这年代没有户籍的黑户,随便被打杀了,都没有人干预,这肯定不行啊!这时候户籍管理也非常严格,找不到接受地,肯定会变成黑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