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他人都没舍得,买点面粉回头自己挣,便宜。如果这安庆城什么都贵,平常只要,2文钱的包粉,现在要5文钱。 也是跟着孙女和孙子,不忍心,要不安老头高低不会买,太亏了。 几个人买了粮食,找了个车子推出城,粮食没有买多,够几天吃的就行,他们后面要过江,过完江以后什么情况还说不定呢? 出城的时候,他们被士兵拦下来,检查,不过看都是佝偻着腰,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头子,就又放行了。 等众人回队伍的时候,村长他们已经找到了江边的渔船,江上水少了很多,他们愿意载他们过江,不过要收费,每人五个铜板,村里三条船轮流载他们。 傍晚时候,趁着人少的时候,村里三百个人,就在载着小渔船,都渡过了江。江里的水位线降低了很多,两边露出来长长的底。村里人看着好感慨,不知道这个情形,长江以南的地方会不会好很多。 过完江,顺着打渔人的指引,去了最近的城市打听下,是否可以收留这三百左右的人。他们都是一起出来的,更希望新地方,也能在一起。 过了江村里人大大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从秀山村到安庆城这一路的艰辛,真的是能哭三天三夜,幸好村里人都在。 花了一天时间,到了最近的城市池州,村里人多,不敢一下子进城,委托了几个人进去看看什么情况。 池州现在也是干旱的范围,但是没有那么严重,就像安庆城一样,虽然水位低了,但是河里和井里还有水。 村长看看天,感觉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而且还没有下雨的迹象,要是他们在池州这样的大城市留下来,没点银两肯定不行,就是户籍还是个大问题。何况这里吃饭吃菜都得要钱。 村里人想法很简单,找个最好是有山有水,能种地的地方,整个村子都能安居下来,他们也不想再跑了,太累了,就是走到这里都花了两个月,吃了很多苦。 池州靠近淮南王的驻地,两个城池化江而对,距离江边也不远。池州的戒备也很紧张,这里是不会收留流民的。 江南边,跟江北边,完全是两个地方,跟守城的官兵打声招呼,他们只是想过城,并不是想留在城里,因为人多,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两个守城的士兵带着他们过城。 村长问士兵甲:“这里有没有可以卖骡子,牛马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