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入籍银子-《开局全族逃荒,我叼奶瓶当锦鲤》


    第(2/3)页

    村里整顿了一下队伍,把剩余的几只马稍微装备一下,不那么显眼以后,就开始上路了。不能再耽误了,到地方年前还要盖起新房子,现在都是十月中旬了,时间很赶啊。

    村长催促着众人,后面一路,倒是没有再遇到那些土匪,

    中间路过七都镇的时候,稍微停留了下,又买了点粮食,七都镇是个小地方,粮食没有广场城那么高。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祁门,但是这个祁门并不靠山,他们要去开荒的那片地,其实是几个城市交叉区,面积非常大,被三个县城分开管辖,每个县城管一块。

    他们在七都镇打听的时候,听说靠近祁门的那边的山比较陡峭,不如石台那边。石台也更靠近他们这边,村长跟族老们商量,还是先去石台商量一下。

    石台县就在靠近山不远的山脚,这以后他们去县城还更方便。

    安老二跟着村长就去找县里的文书问问情况,如果他们能花点钱就解决也不一定去祁门,,祁门就算给他们一片,但是距离县城很远,估计后续还是会绕道石台。

    “哎呀,咱们这里是有这个开荒的名额,但是这个地,可不是种地的,这个名额是种茶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籍,也是要收费的。”

    村长悄悄塞了一两银子,文书收了以后,说:“老哥哥,其实我们来这里入籍,也不是随便找来的,我们村有个远方的亲戚在广阳当官,广阳是大城市,咱们种地人,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肯定不会在那里入籍。

    你看我们这一路,从北方,淮南王的封地,经历小半个朝廷,到这里,基本上耗光了每个人的家底。也是听那亲戚说,这里入籍比较容易。”

    安老二作了个揖,开口问:“先生,我们千里迢迢过来,也是对这个地方作了一些了解,敢问入籍是否收费?”刚刚他站在边上听着村长和文书说的绕来绕去,有点头晕,先把金额打听清楚了,要是真多,还是去祁门算了。

    要是差不多,留在这里也无妨,虽然跟梁官差也不熟,但是人家即使说他远方亲戚在祁门,就说明还是有个面子情。

    文书捏捏袖子里的一两银子,低头思考。名额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如今他们县城人虽然不多,但是还没有那么紧缺,收费呢?这个钱也确实不是给他一人,名额是县里的,县太爷总归是要收一份。

    又想想三百多人,一人五两也就一千五百两,其实山里的地又不值钱。值钱的是耕地,可是这些名额里可没有耕地的额度。

    “十两银子一人吧!,三岁以下可免收银子。”文书咬咬牙,这十里八乡的最不缺的就是山,错过这波人,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挣点银子,不如来此狠的。

    村长脸都瓜拉下来了,太贵了,三百多人,就要三千两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