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开始没关注,后来村里人慢慢就发现,老安家有几个老人,天天在编制竹制品。 村长想起之前烧砖头闹的事情,就提前放话了,老安家的竹制品以后挣钱是会留一部分给村里学堂以后先生的束脩。要是有人搞破坏,这次铁定不包容,严重的就是以后娃娃们上学,自己掏钱吧! 村里人听着村长都这么硬气了,撇撇嘴没说话,谁家还没个娃娃,撒花姑娘学他们自己出钱可出不起,全家不吃饭忙一个读书人,都不一定顾得过来。要是有人愿意出钱,那估摸村里的娃娃们大部分都会去上学堂。 现在家今年忙乎都在为建房子忙碌,房子盖的很快,手脚勤快的,自己家挖好地基,买些匠人们混合好的糯米浆混合物自己家就能把房子搞起来。 速度比较快,村长估摸着一个月大体的主体墙体应该都能做好。 但是门窗这些,就得慢慢等了,村里的小木匠带着两个儿子,两手都快冒烟了。但是木工活是细活,快不了,要不是小木匠没时间,安老二高低也把他拉入竹制品事业当中。 安宁宁看着几个老手的编织过程,自己也把撇好的竹篾子拿过来,想着以后的一些竹制品工艺品。她见过那种,把竹篾撇的干洗的,甚至还能编织一些屏风,更精细的还能编织出各种图案。 甚至是一些有意思的玩具,玩具小水车,会走的小人,还有竹制品的各种动物。越想越多,越想越兴奋,这些都可以有啊! 安宁宁自己有精神力,对这些精细活,可以手眼都配合的很好,花了半天时间做了一个小花篮。 安老头看着孙女做的小花篮,真心夸奖,“宁宁人虽然小,但是手很灵活,这个小花篮都是用半公分的竹篾子,编织,难度好大啊!我看着眼睛都花了,你说你这个小娃娃,怎么有这个耐心跟精力搞这么精细的东西?” 安老二赶紧过去看看,他感觉他们需要的就是安宁宁做的这个级别,要不刚卖一些洗菜篮子,能有几个钱啊! 几个老人拿着安宁宁编制的东西,左看看,右看看,跟安宁宁讨论着编制的工艺。 安宁宁肯都不会藏私,把她知道的所有关于竹制编制工艺品跟,竹制雕刻之类的工艺品都讲了讲。 她鼓励几个老人自己可以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这阵子几个老人编制的东西,数量上还可以,就是种类太少了,安老二觉得可以去集市上先卖着。他们要是在镇上开店,肯定远不止这些日常用品。 安老二借了村里的驴车,把家里的大部分竹制品都带着,带着安宁宁就去石台县城那边的集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