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说着就吵起来了,吵着就打起来了-《开局全族逃荒,我叼奶瓶当锦鲤》


    第(1/3)页

    两月底的时候,村里给安老二定茶苗的银子的人家,走路欢快的迎接回了定的茶苗,这部分人家开始忙起来了。随着茶苗过来的,还带着一名有经验的茶农。

    这是当时安老二强烈要求的,他们村里毕竟以前都是种地的农人,对种植,饲弄茶树是一窍不通。

    村长这阵子走路都带风了,还好赶上今年的茶树种植,虽然短时间两三年内也采摘不了什么正儿八经的茶,但是种植一会,能采收几十年。一般三年后能少量采摘,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场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看看,种一回,能管三十年呢?虽然茶苗挺贵,但是算下来也挺合算。村里主要营生就得靠这个了,他能不高兴吗?

    当然也有一部分村里人,没有定,但是没关系,反正前三年种植了也采摘不了多少,观望也有观望的好处。他反正买了,他还是比较相信安老二,毕竟是读书人,老安家运道一直很旺,跟着他们准没错。

    他只是个村长,不可能强制要求,所有事情,都是村里人一起。就像是竹编,虽然是老安家提出来,村里人帮忙编织,按键,也能领到银子,但是也不是村里所有人都愿意做。

    想挣银子,愿意学竹编,按要求编织,编织好了,老安家按件收,合格后给银子。又不要村里人出去卖,妇女,老人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只要手脚勤快,积少成多,还是可以挣点口粮。

    就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所以啊!

    做事情,他们可以提出来,他起头,谁起头都可以,但是村里人愿不愿意,真不能强求,搞来搞去都能成仇。

    为了茶园种植事情,老安家全家都扑在茶园上。

    请过来的老茶农,给大家讲了茶苗种植管理事宜,安老二做了笔记。安宁宁看着村里人懵懂的双眼,就知道,没咋听懂,村里大部分人都不识字,所以村长委托了安老二记录。后续事情估计种植的时候,还要再学习下。

    安宁宁看了茶农讲的一些东西,好像跟她在一些书籍上看到的不太一样啊!她曾经看过更科学管理茶园的技术和炒茶技艺。不过没关系,她跟安老二沟通过,咱们种植的这个茶苗可以再改良一下。

    安老二之前不太懂,但是大大小小看了二十几个茶园,十来个品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和制茶工艺。现在大致有一些了解,今天要是有时间,他还想去闽州那边看看。

    听说闽州那边,家家户户种茶,产茶,品茶,比茶,茶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