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气晴朗,万里乌云,无疑这是个好天气。 安宁宁站在山顶上往下看,如今的秀山村,早也不是当初那个荒山野地。经过几年这里也初具规模,就连以前秀山村划分用剩下的地,也落籍了一个村子人。 要不是亲眼见证这几年村子的发展,估计如今村子的富裕情况,都没人知道三年前逃荒过来是个什么光景。 这三年,村子人跟着老安家,烧砖的烧砖,编竹制品的编竹制品,还有秋天的围猎,冬天的烧炭等等,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受益了。 三宝在山脚下远远的喊道:“妹妹,中午回来吃饭了。” “来了!”安宁宁跳下树,往山脚下去了。 安宁跟三宝现在还在读书,安老二带着大宝和二宝,如今在石台县的县学读书。家里的生意,基本都是安老大和安老头在打理,只有有事情才会找安老二或者安宁宁。 “今天是茶树种植的第三年了,我刚刚在山上看了,今年可以少量采摘一些。今年的秋茶可以多炒制一些。”安宁宁跟老安家其他人说到。 去年,也就是茶树种植的第一年,安宁宁制作了少量的秋茶,利用新的制茶工艺——炒茶。一出市场,就被哄抢了,不需要炮制,看着颜色青褐发亮,散发出来的茶香味,比以前团茶更香醇。 虽然制作的茶叶不多,但是也能卖出天价,今年全家人都格外关注家里的茶园生长情况。 安宁宁用制茶卖得的银子,又在隔壁不远的地方,买了几百亩茶园,就在秀山村跟隔壁村子的中间。今年春天已经种植了一批茶苗,老安家特地雇人守在那边。 平常也没人住在那边,茶苗也只是小苗苗,只经常去打理。周边已经围起来,一般人也不会去茶园。 安老太高兴的眯起眼睛,眼前的光景,是以前不敢想的,这银子越积越多,心里也不慌了。家里还有大片的茶园,过几年这些都是银子啊! 村里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是大部分人家都跟老安家的生意挂边,恶意破坏的倒是没有。村里如今的生意,比在淮南王封地那时候日子好过多了。 安宁宁不想自己的制茶工艺被外人知道,也想深入了解下如今的制茶工艺。特别找安老二祁门那边买了炒茶师傅范师傅一家子,如今住在茶园。 她本不想买卖下人,但是制茶对他们现在来说很重要,如今买卖人口也合法。 范师傅一家是二世祖接手茶园,把祖产败光了,无奈把炒茶师傅都卖了。范师傅跟着住家大半辈子,临了被卖出去。但是没办法,每家茶园,制茶师傅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