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有公告了,村长就得干活了,村长等雨小的时候,穿着蓑衣挨家挨户的通知,组织人排水,又是水不及时排掉,都汪在地面上,那泥地就变得格外的松软,人踩上去就像踩在淤泥上,特别危险。 老安家是有存量的,村里大部分人家也是有一些存量,但是这样的天气又能坚持多久? 众人望着盼着,结果没几天,就又飘起大雪了,这样更糟,本来就没怎么干的地,结冰了,变得特别滑。 村里比较懒的人家,没囤积那么多拆禾的,肯定是没有东西取暖了。 老安家,烧炭,村里人买的特别便宜,但是不是所有人家买,这导致了,有一小半人家是烧拆禾,但是大半个月以来,一直下暴雨,根本没机会给之前投懒的人家机会。 没办法,村里三五成群,约好的人家,趁着雪小点的时候,几个人上山了。 村长知道的时候,直叹气,太难了,之前早就说今年会特别冷,组织公告大家多存点粮食和拆禾。他们这个地方,本来就属于南方,没有北方的炕,往年其实烧点拆禾就够了。 谁知道今年特别冷,没粮食的,还能借借,但是拆禾,这都大半个月了,谁家都缺啊! 安宁宁看着外面腿肚深的雪,叹口气,这个时候,上山也危险,不上山全家挨冻。幸好家里那时候砍了不少拆禾,还留了些碳,她家算是村里屯东西最多的人家吧! 但是这么点,各本不够借的啊,自己家烧肯定是有了,但是要借别人家,那肯定不够。村里这么多人,还不如几个人趁着雪少,路面又上冻的时候去,去山里碰碰运气。 山里有不少人家砍的树木,在旁边做上记号,等干了才拖回家做拆禾。刚砍的树是不能烧的。 感慨归感慨,安宁宁把翟老头给的医书,拿出来看。虽然人没过去,但是给了她不少任务,都是需要背诵。 安老二在家的时候,也是带着三个侄儿在读书。 白天的时候,在堂屋里烧了拆禾,全家人就都在堂屋里各干各的。张秀英在缝东西,安老大跟安老头在研究竹编,下雨这阵子,这父子俩,编了不少,而且越编越小。 主要家里竹子存货也没那么多,越编越少,结果就是从大背篓,到小竹篮,最后到小果盘,甚至是笔筒。 次日,刘二虎来找安老大去山上找人,听说,上山砍树的几个人都一天一夜没有回来。 村长也是很无语,只能让刘二虎组织人去找,村里没事的时候吃饭比较早,这个时候,天还能看到,要是再耽误,天完全黑了,那就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