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和啊文和,本王就喜欢你低调的模样。 “文和,你就别卖关子了,哪三计。”凌宁问道。 贾怀英道:“第一计,以陈治陈。顾名思义,以大陈国的百姓治理大陈国的百姓。” “我军占领每州每县后,便发展一部分陈人为我方的‘同盟军’,并由他们管理当地的百姓。和当地的县令不同,这些同盟军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陈人,防止兵变…” 随着贾怀英娓娓道来,凌宁的脑海中跳出一个名字:“伪军”! 尼玛,这妥妥的伪军啊。 前世华夏罹难时,伪军的人数比日军还要多,尼玛,想想都让人气愤啊。 但不得不说,贾怀英真是精通人性。 用陈人管理陈人,同胞是我升官发财的跳板,保证会有很多陈人乐意做这种事情的。 紧接着, 贾怀英又道:“第二计,占领每州每县后,直接抄当地最大的世家、门阀,将土地分给百姓。不抄乡绅,但要恩威并施。同时还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为主公做事。” 凌宁嘴角微抽。 为何要抄当地最大的世家?因为他们的声望大,一呼百应。 为何不抄中等的乡绅?因为乡绅是中层阶级,他们有能力,但能力一般,并且还和各乡各村的百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搞定他们,可以防止百姓闹事。 至于扶持德高望重的人,那原因更简单了。比如十里八村、德高望重的大善人归顺了凌宁,宣扬凌宁的仁义,受过他恩惠的百姓多数会相信他。 当然了,会有德高望重的人宁死不从。 但人都有软肋啊。 老家伙不怕死,那他的儿子呢,孙子呢,儿媳妇呢,孙媳妇呢。 如果这样都不屈服,那就尽快杀了,不然的话,他迟早要反。 随后, 贾怀英继续道:“第三计,那就是大肆宣扬陈皇丢弃大陈国领土和百姓之事,宣扬主公的仁政。同时还能假扮陈军,屠几个城,演几场戏…” 别看贾怀英说得轻飘飘,三计同时执行,占领地的陈国百姓想要生乱,基本不可能了。到那时,一个州内只需要驻守几千兵力,便足以控制过来。 这时候, 程昱也开口道:“主公,上次让大赵国出兵,奇袭大梁,这一次,也可以和匈奴合作,让匈奴攻打大陈国。” “属下一直关注匈奴的情况,听说今年的冬天,匈奴草原上降了大雪,冻死不少牛羊马,必然缺粮。属下愿意前往匈奴王庭,游说冒顿单于,让匈奴成为主公的刀枪,牵制大陈国敌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