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京东方的前身-《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2/3)页
“我们的工厂,在未来也只能采用这种模式,这一点我也与祁局长说过了,因为我们的规模很大,如果真的在燕京投资,他还需要从燕京市之外抽调一些人过来给我们筛选了。包括上沪粤州也都是一样,相对来说,粤州可能更方便一点。”雷盛利说道。
“嗯,这方面,在深海市就没这个问题,这也算是深海市的优点了。”陈志文笑说道。
“对,除非内地修改法律。”雷盛利道。
“这不可能的,不适合我们就不投资,我又不是大众,没必要那么折腾,倒逼国内修改法律。”陈志文摇摇头说道:“人工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只要在其他方面能够补偿就行了。”
“好。祁局长属于中央,他在后续是不会参加我们与各个城市之间的商讨,不过还是要回他的,这个燕京第一电子厂的事情,我们就回绝了?”雷盛利问道。
“等等,你让祁局长,想办法找点关于这家公司的详细资料给我,我先看看再说,你也查一下基本资料,我怕他们也会优化一下。”陈志文顿了顿又说道。
如果是一般的工厂,没资格进美的的供应商体系,那就直接拒绝就好了,可陈志文知道,这个燕京第一电子厂,其实就是未来国内液晶面板巨头京东方的前身,在50年代便作为全国第一大电子工厂进行培养的,可惜,那时候是电子管,如今世界进入了晶体管时代,一下子脱节,跟不上,企业规模越大,那死的就越快,诺基亚的手机产业就是如此,5年时间就成市值2000亿欧元跌到100亿欧元,在彻底死亡之前,利用之前手机行业的资金储备,收购了欧洲的几家电信公司,然后收专利费,再加上其他产业,勉勉强强也混到了世界500强的末尾,但威风已然不在。
不过,在陈志文的记忆中,京东方应该是在80年代末陷入绝境,到了90年代初才开始逐步翻身,可现在才1984年,难道是因为自己所存在的蝴蝶效应,导致京东方提前衰败了?
美的产业规模虽然大,但对国内影响不是很大,除非是自己在发展同时,附带的将整个香港的电子产业硬是提高了几乎三个等级,除了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芯片,其他的电子零部件,香港基本上都能自己造。
而香港的人工成本变高后,加上陈志文早起就将家电产业转移到深海,也就有很多电子零部件工厂跟着进入了深海,虽说他们主要靠着美的吃饭,但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不会拒绝其他的客户。
如果这些数量庞大且技术含量不低于日韩的普通零部件工厂,在国内也开始销售的话,那对国内本土的电子产业链冲击是非常大的,就算这些工厂因为外汇平衡的原因做不到规模很大,可深海市的倒爷太多了,服装衣服倒一次都能赚几百,一手抓就能几百数量的电子零部件,更容易倒了。又或者,那些深海市的内地人建厂,跟着美的混了之后也学会了技术,他们是可以自由在国内销售的。
这样来看的话,京东方是受到深海市那边的冲击了,电子件那么小,哪怕国内的道路交通再差,运输成本也是没多少的,全国一个地方产业链集中,成本低,那么对于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冲击巨大的。
“好的,陈生,我立刻通知祁局长,也安排人去查一下具体情况。”雷盛利点点头说道。
“游戏机进入国内的事情,你先不用管,这需要中央审批才行,那就从今天开始,与国内的几个大城市,商讨在哪投资,总之我们不先预想在哪投资,谁给的优惠最多,我们就去哪。”陈志文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