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着手干预-《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2/3)页
实际上动乱的确已经如吴庸所说的那样,一触即发了!而当局者迷,高宗皇帝目前还未意识到自己已经点着了火了!他到现在也不知道整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已经渐渐的转变了,封建**本身就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现在土地却基本上沒了!
大宋朝通过了几百年的鼓励工商,允许兼并土地的政策之后,社会的资本积累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了,只是沒有相对发达的生产力而已,如今的社会生产力真是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全国目前的工业附加值已经远远地大于农耕的土地附加值了!
这种结果就造成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现象,那就是土地私有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全都集中在那些大工厂主和大商人手中,而向日昌隆那样的大商号在使用农场方式进行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上也是众多人仿效的对象。
萧明在的时候,在全国实行大移民计划,不但给大**添了几十万公顷的两天,也带來了农业的连年增长,但农业增长的同时,当地的工商业也同一时期跟着发展起來,然后土地再次被兼并,这是工业化飞速发展的象征。目前來讲除了高丽。台湾大留求岛,琼州海南岛几个纯农业化的产地之外,西北地区依靠自身的丰富资源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度。
而在这个时候,大量的工厂和矿山等用人非常多的地方则需要大范围谋求人力资源,所以兼并掉农民和地主的土地就是最好的一种手段了,而当地官府基本上已经在行政上属于无作为的阶段,就连税收也由于内阁专门成立了赋税司,而不再是他们捞油水的來源了。
封建**的基石已经坍塌或者基本坍塌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也并不是随着整个国家的税收和户部的财富而鼓起和干瘪,受到立法院的法规规约束,皇帝的权利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高宗在萧明不在的时候才发现,他要办什么事情居然有很多自己都要遵循的规矩!这可让他大大地制肘,从而不能为所欲为了。
这让高宗赵构颇为恼怒,也是他对日昌隆下手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的削弱萧明的影响力是他目前最愿意见到的结果,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萧明的个人威望在全国非常的大,一般百姓崇敬也就罢了,最可怕的是萧明在军队的影响力!
现在的大宋军队,基本上可以说是萧明一手建立起來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极具战斗力,而军中的重要将领也基本上听命于萧明主导的内阁枢密院,更何况全国的几大基地和海外基地,包括萧明强大的水师私军,这基本上就是一直独立的海军!
赵构也不是一个沒脑子的皇帝,他知道凡事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对日昌隆的吞并就是一种蚕食的步骤,好就好在,朝中确实很有着一帮所谓“忠君爱国"的臣子可用,这些人是高宗唯一能依仗的的人手,可是他对金融的无知却使得目前全国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萧明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决定暂时不回杭州了,转而前往琉球的首里,通过在那里建立的飞鸢中转基站进行一定操纵,先将高宗赵构针对于自己的阴谋挫败之后再说。
除此之外萧明还很担心整个辽东的局势,萧干报告给他的是,目前整个辽东也陷入到货币贬值的大势之中,但辽东不同于其它地方,他的赋税和工农业收入基本上沒有并入到整个大宋朝的户部,而是自理自治,依靠着高丽地区的农业移民,吴庸和萧干采取了很多平抑物价的措施,并且开始铸造银币來充作货币,外面流入的贯子,基本上在辽东当地并不能流通起來。
而跟辽东采取相同的措施的则是宁夏自治道、西域自治道和云南大理等地方,也只有这几个地方现在的局势比较稳定,朝廷财政基本上从这几个地方无法造成财富的掠夺,这也是萧明比较放心的地方。
辽东能够稳定等于是让萧明放下了胸口的大石,事不宜迟他必须马上动身,第二天的时候萧明已经乘坐“枭龙号”前往了首里的航线,第二日中午时分,萧明登陆首里港,并前往家中,其实跟随他的那些虎卫到有一多半的家都在首里,尤其是顾小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