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可太好了! 蔡百味伸出手,向下压了压,于是,学员们迅速的安静下来。 蔡百味温和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伴随着窗外溜进来的微风,送入了每个学员的耳中:“我把片场中所碰到的食物,分为两种,一为道具,二为情景所需。” “道具嘛,大家是否留意过,电影中,很多这样的镜头,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长街一端的包子铺,门口一大笼屉热腾腾的馒头出锅——” 不少学员点了点头,蔡百味这么一提,确实很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镜头。 蔡同笑着继续道:“导演们喜欢这种镜头,一是因为最具生活气息,一日之晨,没有比早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更能象征朝气蓬勃的了!” “还有一个原因嘛,你们不觉得打斗起来,掀翻馒头摊,漫天馒头如同天女散花,很带感嘛?” 这么一说—— 确实哦! 又有不少学员点了点头,也的确在电影中见过这样的镜头。 蔡同话锋一转:“但是呢,很多时候,拍戏的时候,都不能一条就过,也有可能,导演今日拍完不满意,第二天又要补拍——” “又或者这场戏拍完,又有一出戏要用到这个场景。” “那怎么办?总不能拍一次,就蒸一锅馒头吧?” 蔡百味声音一顿,满是恶趣味地看向了学员们:“别的不说,你们可知,蒸一锅馒头,从和面开始,到馒头出锅,要多久吗?” 学员们大多十七八岁,在家中就算偶尔帮忙做家务,也不会涉及到蒸馒头这样的大工程。 宋浣溪虽常常煮饭,因之前还要上学的缘故,也不会做馒头这种耗时又耗力的主食,往往蒸一锅米饭炒一点菜了事。 看着一脸懵的学员们,蔡百味颇有些自得,这种用自己擅长之事辗压别人的感觉果然很好,怪不得六老板经常仗着老板身份欺压他们。 “和面以后,要醒发一个小时,然后再揉,分成团后,放入锅中二次醒发又要二十分钟,最后上锅蒸,水开以后二十分钟,蒸好关火再焖五分钟——” “所以,一锅馒头,从和面到出锅,一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蔡百味做了总结,笑道:“那总不能每次拍戏前,都要花两个小时,等馒头出锅吧?” “所以,片场的馒头都是反复使用的,反正只要笼屉下面添上水,火一烧,水蒸气上来,热气腾腾的就像刚出锅的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