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人是有极限的,数年如一日的绷紧弦,不可取啊。 袁绍和燕林二人皆策马上前,洛燕和燕幕各自追随着自己的主君。 袁绍望着眼前这个几乎要将河北基业毁于一旦的燕国国主,心中却并无多少愤怒,他抱拳作揖,沉默无言。 燕林还礼。 二人皆是华服锦衣,在二人左侧数百米处,用夯土垒砌了高台,士卒们将一件件祭祀用的东西在高台上准备好。 燕林望着高台垒砌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做请状道:“袁使君请。” 袁绍神情复杂的望着那座高台,沉声道:“国主先请吧。” 燕林策马向前边走边笑道:“那孤就却之不恭了,你我二人同行。” 说罢两人同时向前走,袁绍每一步都走的相当艰难,就像是前方有噬人的野兽般。 但路途就这么短,终究还是走到了高台之上。 士卒将一只老黄牛牵来,轻轻一抹脖子,取出牛血,二人将牛血抹在嘴唇上。 燕林端起一件祭祀的礼器,朗声道:“自先祖流放辽东大鲜卑山,我辽东汉儿艰难求活,得上天庇佑,才以有今日啊。 如今汉室衰微纲常不振,更兼天命失却,我辽东燕国,本为诸夏苗裔,不为汉室藩国,天下既无天子,我燕国便无上,燕国国主,不伦不类,不能正燕国人心,今日燕林祷告上天,进皇帝位,意图昭告燕国子民,燕国皇室,矢志不渝向南,意图昭告天下,我燕国自此独立汉室之外,要做那天上二日,地上二主,皆晓谕知悉! 至尊至贵的素王,至高无上的苍天,大燕皇帝敬拜之!” 轰! 在燕林话音落下的一瞬间,整个燕国的所有士卒皆高声欢呼起来,声音一浪胜过一浪其中所蕴含的激情简直要将整片苍穹都掀翻起来。 燕林狂声笑着,这真是他的智囊为他所制定的计划,对河北军久攻不下,这对燕林来说是致命的,既然军事上取得不了决定性的胜利,那就必须在政治上得到不胜而胜。 进位皇帝对燕国没什么好处,因为燕国本就不听从汉室的命令,甚至对燕国来说还有坏处,会引发整个汉室诸侯的敌视。 但对燕林来说却是巨大的利好,他的身份改变了,他现在是大燕皇帝,在整个燕国子民看来,这就是燕林对大汉诸侯的强硬,是燕林想要率领燕国人南下的又一有利证明。 从军队的反应来看,燕林的威望又在疯狂上涨,他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袁绍望着燕林神采飞扬的神色,收摄住一切表情,事已至此,他肃穆道:“自古以来难道不落的天命吗? 自古以来难道有不灭的王朝吗? 自古以来难道有一家一姓而能够一直昌盛的吗? 自古以来难道有不遵奉上天的旨意而统治地上臣民的君王吗? 灵帝祸害天下,于是大汉失去了天命啊。 孝愍皇帝本该重新承接天命,却被奸人所弑杀,这真是汉统不可延续的证明啊。 刘协! 不过是贼人所立却窃据皇帝位,我袁绍,遵奉上天的旨意,不愿意遵奉他这个伪帝。 十数年以来,八荒之中,战乱频频,四海之内,民不聊生,这难道不是汉命已终却依旧居于帝位而导致的吗? 我有清平天下的大愿,现在恭敬的向上天敬拜,今日脱汉臣服饰,立袁氏冠冕,称王,以赵为号,与燕国互为兄弟之国。” 待袁绍话音落下,他只觉得心陡然放松下来,事情做完反而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 这就是燕国所要求袁绍答应的条件,和燕国一起称帝,至少要称王,实际上在白马之盟非刘不王的约束下,称王和称帝的区别不大。 燕国要袁绍和自己一起成为天下的异类! 对袁绍和河北来说,这当然是非常差的结局,但总比和燕国拼个两败俱伤的好。 燕林和燕国有不得不称帝的原因。 若是袁绍不答应,燕林真敢拉着袁绍和河北一起毁灭。 燕林已经换上了一身皇帝的冕服,向袁绍笑道:“大王可好?随朕前去签订国书可好?” 袁绍同样换上了一套诸侯王的冕服,朗声道:“陛下请。” 洛燕望着这一幕,满满的都是既视感,他回想起了邦周时期的那一次相王,周天子的冠冕神圣性,就从那一刻开始坠落了。 现在的汉室同样如此,当天下诸侯开始称王称帝的时候,那汉室的帝位还有什么价值呢? ———— 绍称王,附燕皇而为,至返河北,绍叹曰:“自此为天下众矢之的矣,哀哉。” 此可观,绍实不得已而为之。——《后汉书·袁绍吕布列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