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起来难怪赵夫人会吃味想要拿林氏的事踩王义宗一脚,顺便下长宁伯老夫人的面子,谁让王义宗刚进户部就因篁州赈灾这事得了圣上的青睐呢。 不过赵夫人也不想想,当日篁州赈灾,她自个儿的男人知道那不是什么好差事,抢先一步托病不出,这差事才落到同样身为户部侍郎的王义宗身上。 长宁伯府老夫人早就看穿了赵夫人的心思,不接她的话甚至看都没看她一眼,只转向袁夫人问起了袁府老大人的身子健康问题来。 袁夫人也是个人精,哪里会不知道那赵夫人的小心思,干脆也不看她,只带着些许担忧和遗憾回了长宁伯老夫人的话:“祖父到底年纪大了,朝中有些事儿他又放不下,昨日睡得晚了些,受了些风,身子有些不爽利。我娘让人送了信来,今日府里自然是要过来热闹热闹的,只是祖父就不定过来了。” “老大人忧国忧民,实乃百官之楷模。”袁氏话音方落,赵夫人奉承的话就出了口,让其他在座的老夫人们不由微微蹙了蹙眉,与赵夫人坐一起的几位夫人恨不得离她远远的。 花厅里的气氛瞬间有些微妙,一种既尴尬又沉郁的气氛在花厅里漫延,一时间花厅里的气氛就显得有些沉闷。 “对了,我有事儿要讨教讨教老夫人,那日过府去,看了府里替颖姐儿准备的成亲物事极合眼缘,不知府里从哪里采买来?”袁氏不是不知道,这不过是为了活跃气氛的无奈之举。 “说起这个啊,你只需找皇甫一家即可。没有哪一家卖的货比得过皇甫家。”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深了许多,显然对皇甫家几次上门送的货十分满意。 “皇甫家?那不是咱们大域的皇商嘛,他家也接这样的生意?”这次问话的不再是袁氏也不是赵夫人,而是安国公府的老夫人。 “接,自然是接的,只要出得起价,就算是皇商,有了生意哪有不接的理?皇甫当家的带着妻子儿女已经在京都安了家,大家若需要什么尽管上门找皇甫夫人即可,她定然会按照大家的需要办得妥妥的。”说这话的是宣平伯府的老夫人,她是皇甫夫人的姨母自然最有发言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