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雷海涛下海-《改命东风》
第(2/3)页
2000年春节刚过,雷海涛毅然地离开了红旗厂,正式下海了。
雷海涛去打工的第一站是东方省静波市星光热处理厂,出发前,雷海涛先打了电话确认。工厂包住不包吃,第一个月试用工资是1500元,第二个月起3000元。
星光热处理厂分老厂和新厂。老厂都是传统热处理设备,新厂则是全新的厂房,工厂订购的一条大和岛国的自动热处理生产线不久将在新厂房里安装、调试。雷海涛赶到的时候,新建的厂房里面正在用水泥抹地平,后续还需要铺设导轨,安装配电柜,架设电缆线。
因为新设备还没到,雷海涛只能先负责新生产线准备工程。
雷海涛在国企上班的时候,负责热处理工艺,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或者现场走走看看,从来不需要自己动手。没事的时候,一杯茶水,一张报纸就可以混半天。但是,到了星光热处理厂,雷海涛跟工人们一起用空气锤在水泥路面上挖沟,用冲击钻在墙壁上打孔,爬上爬下拉电缆。
如果是在国企,都有专门的设备部门与设备对接,因此工艺技术人员普遍对设备技术问题不熟悉,更缺乏动手能力。雷海涛刚从国企出来,自然也会有工艺技术员身上的毛病,在静波市干了一个半月,人瘦了二十斤,虽然干得很辛苦,却还是会出纰漏。
在监督铺地平的阶段,雷海涛只注意到图纸中强调的平整度要求,忽略了轨道面与地平的高度差,导致设备进厂后,轨道必须垫高才能使用。
焊接导轨的时候,雷海涛平生第一次摸了电焊枪,当天晚上两只眼睛又红又肿,疼痛钻心,更要命的是,无论是睁着眼睛还是闭着眼睛,眼前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半夜里,雷海涛要去卫生间,也只能像瞎子一样摸着墙壁缓缓而行。在那天晚上,雷海涛是真在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从此就再也看不见了。从那以后,雷海涛对电焊有了阴影,平生再没碰过电焊枪。
接下来的设备安装工作,也是雷海涛的短板,他感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下班以后,他坚持去网吧。别人去网吧大多是玩游戏,他去网吧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工作。
第一个月干完以后,又做了一个星期,当雷海涛听到老板说,第二个月也不加工资以后,就当即辞工。这时,他已经联系好了鹏城的丰富热处理厂。
鹏城丰富热处理厂,包括雷海涛在内一共三个人,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作坊。工厂设在民房里,只有厢式炉和连续炉两种设备。在这里,雷海涛负责模具热处理,还有一个名叫谭斌的工程师负责连续炉螺丝、螺帽的热处理,两个人都是自己编工艺,自己操作。这里只有一名叫阿明的名义普工,是老板的亲侄子。阿明普通话讲得很拗口,平时与老板讲话都是说一口客家话。谭斌和雷海涛两人既说普通话,又都是打工的身份,在一起聊天的时间也就特别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