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早朝论赏罚-《刺敌》


    第(2/3)页

    更何况,此次危机便是因为熊威将军带来的北境兵马力挽狂澜才得以化解,由他站在这个位置上,就更显得实至名归了。

    皇帝陛下端坐于龙椅之上,红光满面,高声说道:“朕今日叫大起,是为叛乱中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但在这之前,朕要先告诉众卿一个消息。”

    一众大臣无人出声,大殿上寂静非常。

    皇帝陛下环顾众卿,接着说道:“内阁首辅严松,年迈体弱。日前,已向朕递交辞呈。朕体恤老臣,不忍其过度劳累,特许其告老还乡。”

    皇帝陛下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侧站立的陈海生,侍奉陛下多年的陈公公立即站上前去,掏出一卷圣旨,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首辅严松,立身清正,任首辅二十余年,鞠躬尽瘁,勤勉自持。朕恤其年迈体弱,许其告老还乡。念其劳苦功高,特赐一等公爵位,赐封号兴国公,赏良田万亩。钦此!”

    陈公公宣读完圣旨,自觉退到一旁。

    “严卿致仕,首辅的位子,朕打算交由高阶来担任了,众卿可有异议?”皇帝陛下顺理成章的问道。

    殿内众臣神色各异,但大多都放松了几分。

    严芦鸣参与叛乱,严阁老非但没有收到牵连责罚,反而安然致仕,得封一等公。这充分反映出陛下对严松一系幸存官员的态度,必然也不会太过严苛。有这一层在先,哪里还有人会对顺理成章接任首辅的高阶有什么异议。

    “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声说道。

    次辅高阶,哦不,现在已经是内阁首辅的高阶恭敬跪下道:“谢陛下隆恩。”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示意高阶平身,紧接着又说道:“有功的赏功,有过的罚过。朕自登基以来,一向赏罚分明。”

    皇帝陛下眼神投向熊威,说道:“熊威将军年少有为,颇有乃父风范。此时平叛,不远千里奔袭,救京城于水火之中,当是首功。”

    熊威面对皇帝陛下的褒奖,不卑不亢的上前一步,恭敬弯腰道:“这都是末将分内当做之事。”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熊威将军千里救驾平叛,特封车骑将军,仍在北境镇北大将军军中任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