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她、她是不是在暗中算计着什么?” 施韵毫无反应,梅夫人却开始担心起来。 别看她跟心腹嬷嬷一番谈话之后,开始拼命暗示自己:我不欠施韵的,相反,我对那死丫头有恩。 但在她内心深处,梅夫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她确实算计了施韵,也确实亏欠了施家。 所以,对施韵、以及施家,梅夫人是心虚的。 施韵现在攀上了奉恩公,听说连太后对她都十分满意。 婚礼前夕,太后特意召施韵进了一次宫。 施韵出宫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柄玉如意。 太后对外给出到了理由是:施韵纯孝,为皇太后祈福,皇太后感念其心意,特赏赐玉如意一柄! 外人不知道真伪,只当施韵为了讨好太后,真的给太后抄了经文。 但,梅夫人天天命人盯着施韵,却非常清楚,施韵根本就没有抄什么经文。 即便有时间,她也是给奉恩公写信,或是来一些未婚男女间的小情趣。 太后却还是赏赐了施韵玉如意,“祈福”什么的,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这表明,不管是不是看在奉恩公的面子上,太后对施韵这个未来侄孙媳妇都很满意。 玉如意是太后的一个态度,也是对于施韵的无声支持。 梅夫人越是看到这些,她越是害怕。 偏偏施韵不动声色,还跟过去一样,看书赏花、吃喝玩乐。 唯一的区别,约莫就是施韵比过去变得活泼了,整个人也从骨子里透着一股自信。 屈家的女眷或是仆役们,再露出鄙夷,或是嫌弃的表情,施韵也权当看不见。 那些人恼羞成怒之下,开始试着在施韵面前说些指桑骂槐的话。 施韵也不恼,只是笑着命人将自己曾经送给这些人的银钱、珠宝都索要回来! 理由都是现成的,“都是我不好,过去总想着是亲戚,送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也算是一份心意!” “唉,我到底是想错了。只想着亲戚情分,却忘了府上最是清贵,怎么能用盐商家的银钱和首饰呢?” 一通话,只把屈家女眷们挤兑得羞愤难当。 想辩驳几句,可有无话可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