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计中之计-《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3/3)页

    富丽堂皇的宫殿里,燃烧着名贵的西域奇香,婉燕坐在宽大的软椅上,手中轻轻摇曳着羽毛扇,周围没有任何伺候的下人,婉燕正在秘密地招待着她的贵客,坐在她对面静静品茶的李君之。

    婉燕看着李君之轻轻掀起茶盖,鼻子凑近闻了闻其中飘散出来的茶香,点了点头,又吹了吹,过了很久,才终于抿了一小口,婉燕耐心地看着,终于看到李君之放下了杯子,才问道:“当初你不是说吐谷浑挑起的战争只是在给大唐挠痒痒而已吗,怎么现在偏大唐的军队陷入困境了呢,你有什么办法?”

    李君之很是淡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公主殿下,您不要心急,你看到的只是当下的情况,我看到的却是将来,吐谷浑气数已经,现在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婉燕的表面并没有什么变化,语速却不觉加快,语调也不觉升高说:“说过多少次了,这是在大唐,不是在突厥,你不能叫我公主,应该叫我娘娘。”

    李君之不屑一笑,婉燕接着问道:“你这话可有几成把握。这战场上小小的变数,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大计划?”

    李君之又品了一口茶回答道:“自然不会,我李君之算准的事情,自然不会有错,既然当年公主殿下愿意选择和我联手,就该明白疑人不用,用人不喜这一道理。”

    李君之在婉燕面前从来都是不卑不亢的姿态,让婉燕觉得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甚至有的时候她会觉得李君之的城府实在是太深,自己的道行根本没办法参透其中的奥秘。而李君之说完这话,便站起来,自顾自要走。

    婉燕却叫住他问道:“吐谷浑那铜墙铁壁,不死之身,李先生可有办法解?”

    李君之万分笃定却又充满神秘地回答婉燕:“我自然是有法可解,只是不是现在解,也不是我解,一切只能看时机。”李君之说完便离开了。

    赵楠在长安等了三天消息,朝中依然无人可解其中奥秘,便快马加鞭赶往长白山寻留宁和留彬的师傅铁观道人,说明来意之后,铁观道人十分高深莫测地一笑,给了赵楠一个锦囊,让他速速下山,回到前线去支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