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生只能有江楚歌-《王爷的一等逆妃》


    第(2/3)页

    对秦影说的,接下去不是,不接也不是,红着一张脸,恨不得将钵子大的拳头,砸在秦影的脸上。

    咄咄逼人!

    秦影讥讽的看着武官,笑的很是淡定,“既然曹大人说不出话来,那其他几位将军呢?几位将军可有把握乘胜追击,并能旗开得胜?”

    三两句话就想让别人去卖命,大家都不是傻子。

    秦影对着圣上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圣上,养精蓄锐,才是我大梁当今最迫切紧要的事儿,据臣所知,朝上的几位主战的将军,自臣站在朝堂上,就没有参加过打仗,陛下觉得,几位将军,可有为您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本事儿?”

    他的话,就差点儿没指着几位将军说,他们都是草包了。

    以秦影一人,讥讽所有的武官,以至于让武官们一时之间,恨不得弄死秦影。

    让他们在圣上眼里,留下个草包的印象,他们以后在圣上面前还要怎么混?

    兵部尚书是最不乐意的了,他是武官之首,现在被秦影指着鼻子骂,能容忍的下去才怪。

    “秦大人一竿子打死所有人,莫不是秦大人以为,你这文弱身躯,能比本官还要壮硕?有行兵打仗的本事儿?”

    曹大人冷着脸,狠狠的逼迫着秦影的眼睛。

    秦影完全不害怕曹大人的威胁,他在朝堂上十数年,又不是被吓大的,曹大人的威胁,对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好了,这事儿暂且搁下,以后再讨论。”

    圣上头疼的揉着脑仁儿,将太子留在了上书房,商讨了一下国库的问题,以及户部的存银。

    太子虽然年少,还没有成家,不过在朝堂上行走了许久,对户部和兵部的矛盾,早已经知晓。

    父皇的雄心壮志,大抵上还要沉浸几年。

    “父皇,内忧外患,只会让咱们大梁处于动荡不安的地界,现在梁王叔祖年岁大了,叔父并不是领兵打仗的料,正如秦大人所说,眼下,朝堂上,最着急得劲就是培养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军。”

    太子虽然在西北呆过,和圣上比起来,还是差得远了。

    圣上又不是总是亲自带兵征伐,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儿,也得在京都镇着。

    “唉,朕也知道这个道理。”雄心壮志,只能被现实打压,他又能如何?

    若是他只是二皇子,或许还能孤注一掷,可是现在,身后的黎民百姓才是他最应该考虑的。

    “皇儿说的也对,这事儿,还是以后再说吧。”

    西北刚刚平定,还有很多用银子的地方,安抚边疆战士,才是眼下最着急的。

    好在,梁王是圣上最放心的。

    秦影在朝堂上压制了兵部尚书,回去的时候也不是傻子,家里的奴才早就出来等着了,而他下朝之后,除外有事儿,基本不会在外逗留。

    回了府,家里面竟然有些热闹,门口停着几辆马车,上面还有江家的标志。

    秦影一想,就明白了,岳父岳母,这是从边疆回来了。

    江楚歌看见母亲的时候,即便身体还没有,可还是从床上飞也似的冲进了母亲的怀抱。

    “娘,外祖父和外祖母,是不是笑着离开的?”

    她一开口,嗓子就像是火烧火燎一般,难过的声音,让她止不住的流泪。

    江夫人一路上已经平息了自己的情绪,现在见着女儿这么伤心,心情已经没那么难受了。

    “蕊儿放心,你外祖父外祖母走的时候很安详,他们到了地底下,也有伴儿。”

    父母恩爱,是江夫人对父母最大的印象。

    母亲随着父亲一起离开,也好,最起码母亲不用饱受身体的苦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