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纷至沓来-《中华女子银行》


    第(2/3)页

    “上海是国内钱庄业最现代的城市,如今连上海都……”傅咏兮一面说着,低了眼快速地扫视着正文。

    “我倒觉得危机不在银根。安福胡同里有个俱乐部,那边的会员在政坛势力很大。”何舜清抱着胳膊,望着她两人问道,“这个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吧?”

    宋玉芳没有力气答得很大声,就只好用力地点点头。

    而这一问,让傅咏兮心情复杂了起来。此前,傅培勇竞选议员失利,眼下正闲在家中,准备运动一个公差。她沉声叹息道:“听我父亲说,差不多半个国会都是安福俱乐部的人。而从安福胡同日常所停的车子来看,已经等同于,皖系把持国会了。”

    何舜清不无懊悔地说道:“几个月前安福系向国会提出,我们银行的新则例于程序上不妥,主张恢复旧则例。当时虽然感到愤怒,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认为自有一些议员为了有提案而胡乱写提案,甚至为了能让自己的名字上报,挣个荒唐的名气,故意选择了哗众取宠的立场。可谁能想到,这个俱乐部只用不到半年的工夫,几乎是扭转了整个北方政局。如果这场阴谋得逞,便意味着总裁的任命权又要回到zheng府手里,我们也就成了皖系的腰包。好不容易争出来的独立运作,施行不到几个月,又要回到财政部外府的老路上去。”

    傅咏兮问道:“是不是我们的管理层太大意了呢?现在回头想想,整件事都是有预谋的。首先是有了抢占国会席位的计划,等到有了一定的把握,就开始布局谋夺对中行的控制权。两方面的阴谋都在迅速推进,若是偶然兴起的念头,可达不成如今的局面。”

    怎么会毫无警觉呢,皖系自有人在出头,对中行的高层从利诱到威逼,各种拉拢的手段都使上了。只是再大的头衔,总也斗不过要人命的枪。军阀为了壮大势力,可以不顾一切地以武力搅乱金融市场,读书知理的人却不肯为了回击而放弃原则。老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可这一局中行遇到的对手,是一群坦荡荡的小人。

    何舜清满肚子的牢骚,不好在这里发作,只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用张君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取财权不该与政权过度重合的立场,所以总是下意识地回避,然而政治却并不肯放过我们。”

    “不问政事完全是不可企及的幻想。”宋玉芳有些激动,不由挺了挺身子,才一用力就感到膝盖上,传来一阵阵剧痛,忙又躺了回去,“以目前的局面来讲,除非卸下一身的头衔,否则待在这一行一天,就要受军阀政客的挟制。”

    傅咏兮见状,替她把床头稍稍摇起一点,口中则说道:“民国肇事之日,我们就开始谈期望。多年过去了,谈期望的人少了,却不是因为达到了期望,而是所有期望都落空了。鲜血换来的民主,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一种吗?我父亲曾是议员,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些老爷先生们。他们真是太博学了,无书不看、无书不精,我曾以为百家争鸣的盛世又要重现了。可诸子百家的时代,把辩论而来的道理都用在实处上了。而我们这一代呢,辩论有时像极了杂耍,除了赚点吆喝,过后什么都没留下。”

    何舜清也忙添了一杯热水喂到宋玉芳嘴边,又提醒傅咏兮:“好了,我们还是不要跟生病的人谈这样丧气的话题吧。”

    宋玉芳抿了一小口热水,摇头苦笑道:“无碍的,我以为谈到别的话题更丧气,还是工作使我感到一点安慰。”

    何舜清想着些什么,刚要开口,却被来查房的护士给打断了:“先生,这里是女病房,过了九点还请回避吧。”

    宋玉芳回头对着傅咏兮道:“那么,你也一起回去吧,路上搭个伴我还放心些。”

    两人点点头,遂一同告辞离开。

    ###

    翌日,沈兰带着水果姗姗来迟,才一进门就忙赔不是:“原谅我来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