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文明婚礼-《中华女子银行》
第(2/3)页
宋玉芳缓了缓,猜到了大家心眼上去:“可能在座的各位,爱听些情人间的私密话,不愿我做这种进步宣讲。可我实在无法控制自己,不把题目谈得大一些。因为我克制不住地在想,中国那么大,每天都会办喜事。但也许今天,只有我是为爱出嫁的。我太幸运了,也太幸福了。愈是感到爱情的甜蜜,愈是感恩那些在女子解放道路上,为我披荆斩棘的前辈,是她们用鲜活的生命换来了我今天的一切。未来,我也愿向前人看齐,使千千万万的中国妇女分享工作的成就感、爱情的甜蜜感。”
几句话把傅咏兮眼泪一下都给招了出去,她擦了擦眼泪,嘟着嘴暗自嘀咕了一句:“这不是坑人嘛,一个谢银行,一个谢时代,那我谢什么?”
虽然那样地抱怨了,但到了站起来的时候,她的发言最干脆也最激情:“满桌的好酒好菜,我要把话说得太长,耽误大家动筷子,一会儿酒冷菜凉了,就没有喜庆的意思了。我就说一句,让我们为自由举杯,为爱情欢呼!”
这样的稀奇婚礼并不多见,包厢外头听热闹的大有人在。
而里边亦是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孙阜堂起身开了一瓶陈酿,亲自给满桌的亲友斟上,一面倒酒,一面还说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今天这日子呀,我想占我的外甥、外甥媳一点便宜,来个一桌两吃。前面的三巡酒,为新人祝贺。后面的三巡酒,算作各位同仁对我这老头子的告别酒。”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宋玉芳扭头去看何舜清,却见他同样表现出毫不知情的样子来。
孙阜堂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听他说完:“我也该是退休的时候了,我希望我们的总裁、副总裁,要有一点敬老之心。让我这老头子在余生,也能养养花种种草,过一过闲人的生活。”说这话时,正好绕了一圈回来,走到冯光华、张庆元中间,两手举杯一饮而尽,又向他二人照了一照空杯。
冯、张二人忙起身陪饮一杯。
孙阜堂又继续说道:“很惭愧,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们、留给银行的。因为时至今日,即便年过花甲,可我对于个人的信仰、国家的前途,只有忧虑而无清晰的规划。想我年轻时,曾不断地与人争执,究竟是实业救国,还是教育兴邦。后来我发现,什么都对,什么也都错。我们不如人的地方那样多,争辩哪一样最亟待改良有意义吗?没有!所以你们也别来祝贺我荣什么休,我在中行的后半辈子,哪儿有一点‘荣’啊!我曾支持过拿中行的房产向外国银行透支,得以使银行苟延残喘。那时,事情赶着事情发生,并没有一点闲暇供我怅然。后来偶有片刻喘息的机会,想起此事,心里千疮百孔。如此泱泱之大国,央行却差点破产,万般无奈只能去讨洋人的施舍。说到施舍,我的办公桌、我的电话机,见证了无数的劝捐。有实业家、教育家、革命家,还有那些文物古迹、书画珍宝想找个安置之所的,甚至是旱灾、水灾、蝗灾,数不清的天灾人祸,问我中行能不能给口粮食。太多了,太苦了。他们把嘴皮子磨破了,就是想告诉我,他们放下最后的尊严,伸出手来乞讨,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如果我拒绝了他们,那我才是那个心中无大义之人。我从不多做解释,我也默认他们在背地里说我无情。我知道,他们都在这个国家能迎来真正的光明而不懈奋斗。可是,他们从来只向我诉说因为没钱,所以办不成事,却没有人来告诉我,钱要从哪儿来。中行的金库不是庄稼地,撒了种子下去来年就有金子可收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许多人却从来都不肯懂。”
听一位老前辈如此叙述自己在屈辱中前行的人生,任谁都会感慨万千。
在座的女士更为感性,一个个都已掏出帕子来拭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