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匪号“晁六国”-《西汉万户侯》


    第(3/3)页

    晁补之闻言点了点头,三人肩并肩的走了出去。

    来到门外,晁补之见到那里站立着一人,大约四十左右,他的脸上已有了些许的皱纹,但双目囧囧有神,如同湖水一般清澈。

    他的身材有些瘦弱,但站的笔挺,一袭青袍虽然有些破旧,但洗的一尘不染,更有一身的书卷儒雅之气。

    他虽然是在等待,但站在那里不骄不躁,凝神静气,颇有些诸葛亮安居破五路的自信。

    通过这些观察晁补之知晓此人应该是一个饱学之士、智谋之士,最起码对自身的学问颇为自信,至于为什么来拜访他,晁补之不得而知。

    索性不再深想,晁补之走上前去,抱拳说道:“在下颍川晁晟晁补之见过先生。”

    中年人负手而立,也不行礼,只是站在那里笑了笑说道:“久闻颍川晁晟深明大义,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先生此言何解?”晁补之疑惑的说道。

    中年人继续说道:“颍川晁补之倒履相迎一长安小吏,在下一个无名之辈前来晁府拜见,你都能亲自出门迎客,这难道不算礼贤下士?”

    “你虽然年幼,但在御前敢于仗义执言,《六国论》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国朝自贾长沙后再无此等雄文,针砭时弊,敢于任事,现如今的长安城中谁人不知‘晁六国’的名声?”

    “更令人佩服的是,你竟然为了维护袁公的名义,不惜与其翻脸,不顾名声,不避刀剑,前往匈奴和亲,背负骂名,难道不足以令人钦佩?”

    晁补之闻言有些汗颜,心道这说的真的是我吗?我这么伟大,我怎么不知晓?不过有人夸奖,他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但尼玛,这“晁六国”是个什么匪号?《水浒传》中倒是有一个“镇三山”,但那是一个大水货,自己不会···呸呸!!!

    还有中年“袁公”这个称呼,让晁补之先想到的不是袁盎,而是袁世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