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张释之的忠告-《西汉万户侯》


    第(3/3)页

    袁盎听到张释之的话语中说的是这些话顿时愣了,而后强笑道:“释之所言甚是。”

    张释之仿佛是陷入回忆当中说道:“当年先帝仁德,所以能忍下老夫的狂悖无礼,任命老夫为廷尉,可今上纯孝,老夫无生矣!”

    先帝仁德,因为谥号为“文”的皇帝不多,可“今上纯孝”虽然是一个褒义词,但现在从张释之的口中说出来,那意思就是在说景帝之纯孝皆是对于窦太后来说的,至于其他人该怎办就怎么办。

    事实也证明张释之话语的正确性。袁盎还能说什么?只能沉默不语。

    张释之又继续说道:“袁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鸣,其声也悲!”

    “所以袁公你听我一句劝,万事不要与陛下为难,陛下喜爱晁错,愿用他之计策,你顺从就行,若是顺从不了,就如同现在一般挂印封金即可,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而重蹈释之之覆辙!”

    “今袁公来我府上,不外乎替陶丞相做说客尔,可以我观之,陶丞相虽然大权在握,位居显要,然其担任丞相这些年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墨守成规不外如是。”

    “若是国家动荡之际,权力交替之机,此仍是大智者之所为。”

    “可此时乃是何等景象?域内诸侯坐大,外有匈奴寇边,说句不中听的话,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而陛下锐意进取,陶丞相只知一味调和阴阳,抱残守缺,焉能有好下场?”

    “袁公若欲展平生之所学,则必须另立门户,陶丞相非最佳之选择,以我观之,他去相不远也!”

    “晁补之在风靡长安的《六国论》中写道,‘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我以为此言大善。”

    “我虽与袁公一样,看不惯晁错嚣张跋扈之行事,然当今之大汉不在于事做的好与坏,而在于其能否或者说是是否敢于任事,不在于变革而在于是否敢于变革,若皆如陶丞相一般,我等可引颈自戮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