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胡杨悲啸》


    第(2/3)页

    这分明是明火执仗的乘危勒索,但马云峰做得十分老到高明。

    根据大明律令,壮丁出逃,其罪不赦,再加上一条男丁入队,抵御流民暴乱的规定,放开胆子收钱也就冠冕堂皇了。

    渭南附近的官府闻听悉言,也暗挑大指,交相仿效。

    这一下,马云峰的胆子就更大了。

    高迎祥攻掠渭南的风声过后,除了收上山者每人每日二至四两纹银的生活费外,还扣下他们寄存的金银细软,硬是要每人交足二十至四十两纹银的寄存费后才可放人。

    于是,马云峰发了横财,任命自诩为大唐白袍战神薛仁贵之后的薛大鹏统领山寨兵马,日夜操练部队。

    这薛大鹏颇有治军才干,把部队管理得井井有条。

    自己则稳坐中军大帐,窥测时局,守时待日,伺机而动。

    ??????

    “参见知府大人。”

    薛大鹏猛地提高声音,又喊了一声。

    这一声把知府大人惊醒了,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

    听见薛大鹏粗厚的嗓音,王玉杰立刻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仿佛落水之人几经沉浮挣扎,突然抓到了一根木头。

    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怀着感激的心情,笑容满面地说:“请坐,大鹏。”

    这是当了大明王朝五年知府的王玉杰对下属从来没有过的。

    薛大鹏奇怪地看着知府大人,没有说话。

    从二十年前加入锦屏山的那一刻起,他就对一寨之主马云峰也就是现在的知府王玉杰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视为大恩人大贵人,不敢有丝毫违叛。

    今天怎么了,知府大人如此客气?

    王玉杰见状,微微一笑,说:“先前朝廷命我准备粮草饷银,欲进川围剿鲜贼,可后来又改变了计划。难为大鹏老弟了。”

    薛大鹏摇摇粗大的手掌,坐在椅子上,满不在乎地说:“没仕么。吃朝廷的饭,听朝廷的话,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大鹏不愧是白袍战神的后代。”王玉杰恭维了一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留下了多少传奇。”

    薛大鹏呵呵地笑了,心情舒畅极了。

    有如此英雄的祖先,哪个子孙不感到光荣自豪呢?

    “你可知史书上是如何评价的?”

    “我哪儿知道?”

    王玉杰也笑着说:“《明史记事本末》一书中,用十六个字来评价,军若惊飚,彼同败叶,遥传仁贵,咋舌称神。你听听,评价极高,亘古少有呀。”

    薛大鹏哈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洋溢着得意非凡之色。

    王玉杰见时机已到,话锋一转,“今天,有一个建功扬名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

    薛大鹏立马挺起胸膛,瞪大双眼,竖耳细听。

    “你敢不敢去?”

    薛大鹏腾地站起来,手拍胸膛,高声道:“有何不敢?”

    “有如此英勇的将军,何愁大事不成。”

    王玉杰附在耳边,对薛大鹏轻说几句。

    顿时,薛大鹏神情立时激动兴奋,大踏步走了出去。

    王玉杰看看窗外,发现那两只喜鹊不知何时已经飞走了,两排高大的胡杨树在阳光下傲然挺立,气度不凡。

    一股昔日的英雄豪气重新在胡杨台知府王玉杰心底冉冉升起。

    于是,他一边饮酒,一边回想自己投奔高迎祥,欲成就大业的往事。

    马云峰筹建锦屏山寨时,依仗自己手中的人马,强行霸占了山寨附近的田地树林,其中就有渭南另一豪强杨爱明的山地。

    这杨爱民的父亲杨道良,当时在朝中任兵部给事中,杨氏家族在当地也颇有势力。

    杨爱民联络族人,与马云峰争斗了好几个回合,最终因对方势大而败下阵来。

    眼睁睁看着祖先传下的田地被人强行霸占,杨爱民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怨气。

    于是,他串通族人向知县李继聪告状,说马云峰建立山寨,别有目的,名义上是抵抗流贼,其实与高迎祥早已暗中勾结,欲联手反叛朝廷。

    当时正谣传流贼欲抢掠渭南一带,李继聪审时度势,再三权衡利弊,用花言巧语哄骗杨爱民,说定将此事上报于朝廷,等候朝廷派兵马剿灭锦屏山。

    其实,知县不想自招祸端,暗中扣压了信状。

    等流贼抢掠风声过后,李继聪见马云峰发了横财,眼睛红了,决定拿他开刀。派人通知马云峰,对他进行劝募,捐出一万两纹银换取一个马云峰朝思暮想的前程。

    这个前程就是县里要办团练,任命马云峰作团练教头,而且是一手交官,一手交钱。

    马云峰对此洞若观火,非常清楚。

    起初,他抗拒劝募,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三番五次推脱。

    李继聪被惹怒了,当面拿出杨爱民的告状信,这一下,马云峰被打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