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胡杨悲啸》


    第(2/3)页

    围观的人群中,已有人认出来人,高声叫道:“是鳌拜将军,打得好。”

    “鳌拜将军是我们满人中的巴图鲁,是我们的大英雄。”

    大叫驴闻言,心中惊骇不已,见鳌拜移开踩在自己心窝的大脚,赶紧爬起来,一溜烟跑得不见踪影。

    鳌拜对白顺庚深施一礼,说:“白先生能来盛京开设银号,实属我大清幸事。”

    白顺庚深鞠一躬,感激地说:“白某人多谢鳌拜将军。”

    “白先生应该感谢睿亲王才对,是他派我来向先生祝贺的。”

    白顺庚怔住了。

    一家大明朝普普通通的银号,在盛京开了分号,也引起了大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关注,由此可见,这睿亲王多尔衮确实高出一般之人许多。

    用兵之道,庙算在先,多算胜少算不胜。

    金兴国笑着问道:“白掌柜认为如何?”

    白顺庚也哈哈一笑,巧妙地掩饰内心的疑虑,说:“看来金老板这几年确实有钱了,想插足银号生意。”

    金兴国正欲回应,却听见了敲门声。

    白顺庚从两紧一松的声音中,已知道敲门的是前台账房,也知道来了非常之人,必须自己亲自出面接待不可。

    出了密室,白顺庚亲热地拍拍金兴国的肩膀,说:“让我考虑考虑,如何?”

    金兴国还能说啥呢?忙点头连说几个是。

    看着金兴国的背影出了院门,白顺庚转身走进了大厅。

    大厅里,哥哥白长庚正坐着等弟弟。

    弟兄两人都没有说话。

    哥哥抽着烟,弟弟喝着茶。

    大厅里静悄悄的。

    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如若没有重大事情,弟兄两人几乎不来往。

    这不是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各走各的路而已。

    抽完一袋水烟,白长庚慢慢地又极为详尽地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白顺庚没有插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听。

    哥哥说的是实情。

    目前,大清大顺大西都想染指大明西北重镇胡杨台,局势极为复杂,各种势力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波诡云谲,防不胜防。

    这劫持白文彪的又是哪股势力呢?

    根据白府管家铁板脚杨树旺的描述,那九天飞轮不是中原武林兵器,那魁梧大汉也不像是中原人,这股势力就不是李自成张献忠派来的,极有可能是关外大清的人马。

    据可靠情报,过完年,睿亲王多尔衮就会率清军主力大举南下,直取大明都城北京,此时派一支人马骚扰胡杨台,也是有可能的。

    那设计绑架无官无职,可以说是一介平民的白文彪,又意欲何为呢?

    仅仅只是为了敲诈一百万两银子?

    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哥哥的看法是有根据的。

    白顺庚又想起了金兴国说的入股入伙的事。

    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弟兄两个此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过了一会,白顺庚说:“就这些情况?”

    白长庚把绑匪昨天晚上送来的信,递给弟弟。

    白顺庚看了一遍,就肯定地说:“这不是汉人的笔迹。汉人是不会这样写字的。”

    白长庚没有应话。

    他早已分析得出这伙人不是中原人。

    他来找弟弟,有两个目的。

    一是借钱,二是利用弟弟的江湖人力资源,查一查到底是何人所为。

    目标明确,方能有的放矢,致人而不致于人。

    少顷,白顺庚说:“哥找我,要我如何做?”

    白长庚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此行目的。

    白顺庚略一思索,说:“行。”

    弟兄两人之间的谈话就此结束了。

    当白长庚怀揣一百万两见票即兑的银票回到家时,玉中剑宋德恩正和白文俊坐着说话。

    上次亲眼目睹胡杨台参将薛大鹏疯狂围剿郭庄,许许多多大顺朝将士血洒疆场,当然里面也包括很多无辜百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毁于一旦,玉中剑悲从中来,怒火心起,决定刺杀薛大鹏,以其项上人头,祭奠死难者。

    未等他动手,闯王的指令到达了。

    闯王劝他务必暂且忍耐,不能因一时之愤,鲁莽行动而坏了年后进京之大计。

    紧随其后,叔叔宋献策的秘信也送达。

    信中,大顺朝首席军师严厉斥责侄子没有大局观念,擅自行动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恶果,于己于他于整个宋氏家族都不利。

    玉中剑面对闯王的指令和叔叔的秘信,欲哭无泪,只能将泪水吞咽于肚中,蛰伏潜行,不敢冒然行动。

    此次,他在第一时间将高原神鹰白文彪被绑架的消息,送达于大顺朝廷。

    直到五天后,接到闯王的秘信,玉中剑才来白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