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胡杨悲啸》
第(2/3)页
话音未落,又纵马而去。
千面佛手握大刀,飞身上马,喝令道;“列队会营。”
即刻纵马前行,众将士紧随其后,跑步而去。
顿时,胡杨林寂静如初,雪地上留下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杂乱脚印,又人的也有马的。
飞天虎李波又肃立片刻,确认官军真正走远了,这才转身,快速钻进了路边一条空旷无人胡杨遍地的山沟。
入云龙望着双方越走越远越来越小的身影,摇摇头,怀着满腹疑惑,重新踏上征程。
五天以后,雄壮巍峨的长安城,遥遥在望。
顺利通过大顺将士的盘查,入云龙踏进了阔别多年的长安城。
时令已进入腊月。
长安城内,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走了几条街道,入云龙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被视为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唐代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从印度取经而归的玄奘法师,为了保存经卷佛像而修建的,气势异常恢弘壮观,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唐代诗人岑参有诗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转至大雁塔傍边的一座厢房前,入云龙见一个胖胖的面似弥勒佛的和尚,正吐沫四溅地向围观的人群介绍如何测字算命。
入云龙微微一笑。
这测字算命,他也偶尔做过,深知其中的奥秘。
信则灵,不信则一笑了之。
传说在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个被称为极乐国度的华胥国。
这华胥国位于中国西北几千万里远的地方,人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到达那里。
那个国家没有首领,国民一切都顺其自然,他们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而无伤痛……
在这片国土上,有位名叫华胥氏的姑娘,漂亮而又聪明。
有一次,她到东方去游玩。
在一风景无限美好的大沼泽边,她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便用脚去踩。
刚一踩下去,她就感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流进到她体内,后来,她怀孕了,生下一子,取名为伏羲。
大沼泽边的巨大脚印是雷神留下的,后来,人们把那个大沼泽名叫雷泽。
雷神是龙身人头的天神。
因此,伏羲长得像雷神一样,人面龙身。
后来,伏羲成为了天帝。
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
八种符号包括天地万物的诸种现象,人们就用它来记载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那和尚有板有眼地大声说:“小僧自幼得到高人指点,精通诸葛神算。这诸葛神算相传是三国时代蜀国皇帝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所作,此书在民间世代相传,至今已历一千多年,小自个人荣辱,家庭得失,大至战役胜负,邦国兴衰,皆可测算,无不灵验如神。”
刚欲转身离去,就见一个高大魁梧深目隆鼻的汉子问道:“真有你说的那么灵验?”
那和尚永远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见有人感兴趣,连忙说道:“真的真的。施主想要问什么?保管灵验。”
那汉子向身边略微矮小一副文士打扮的人微微一笑,道:“那我就写字了?”
和尚道:“你随便写三个字,随便写。”
入云龙看得出,这两个人是一伙的。
那汉子抬头望望湛蓝湛蓝天空,又看看塔上未融化的积雪,略一沉思,提笔写下了三个字。
冬,雪,人。
和尚细看片刻,又仔细打量汉子一番,朗声高道:“恭喜施主,此乃上上之签也。”
汉子喜上眉梢,问道:“请师傅详解。”
“签诗曰,事团圆,无周旋,平步青天,来去自如。
汉子看了文士一眼,目含深意。
和尚说:“今冬明春,施主是不是有大事要做?”
汉子点点头,继续很认真地听。
那文士插话道:“师傅能否说得再详细点儿?”
“两位施主是一起的?”
汉子和文士都点点头。
“你们要干的大事,是你们平生所追求的。现在正是时候了,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汉子道:“能否做成?结果如何?”
和尚两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施主心怀大事,没有任何疑问波折,一定心想事成。”
汉子和那文士相视一笑。
和尚语气一转,道:“不过,尽管事情可成,但是但是······”
只顾看着算命汉子,笑而不说。
那文士明白了,掏出五两银子,递过去。
和尚飞快地将银子揣进口袋,说:“事情只是略有曲折,关键时刻,施主应该当机立断,不宜迟疑不决,以免延误机会。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汉子语气坚定地说:“那是自然。”
和尚嘻嘻一笑,又道:“至于小事,施主则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像老婆跟野汉子跑了,不必着急,也不必寻找,七天之后,自然就回来了。”
众人轰得大笑起来,一时间,快活至极。
汉子也爽朗地大笑起来,道声谢,转身离去。
文士春光满面,紧随其后。
看着他们的背影,入云龙似乎觉得有点熟悉,但又说不清何时何地见过。
围观的人群见和尚测字算命很准,纷纷嚷着要算命。
原本清净之地,一时热闹喧哗起来。
入云龙见状,顿时心生厌烦,转身就离开了恩慈寺,向城西的天闲观走去。
这天静观乃其落脚之地,地处城郊,远离人烟,道士极少,非常清净幽雅。
只要来西安,他就在此小住几日,和道长清杨真人极为投缘。
这清杨道长原为胡杨台人,不知为何,在此修行。
入云龙深知其中必有隐情,只是不好过问罢了。
试问,天下哪个出家之人,心中没有难言之隐呢?
方进得天闲观,就见清杨道长正和一人对弈。
双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
道童方欲招呼,入云龙摇手制止,轻手轻脚地走近,默默地观看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