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对峙-《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2/3)页

    一时两军之间,彼此既无战胜对方之把握,亦无退兵之念头,于是就这样摆开架势,彼此对峙下来。

    谁也不知,这场对峙需耗时多久,但是两军就这么僵持住了。

    就在李晓与上杉谦信各率大军对峙于越中时。

    天下和关东却发生了大的动荡。

    在永禄十二年中,织田家继去年上洛成功之后,在今年之中则篡取了更大的权势。

    首先是年初之时,信长击败了三好三人众,阻止了其意图在京都的复辟。

    之后天下第一商业都市,堺町放弃了自治权。

    一直控制堺町的会合众在信长的压迫之下,正式向织田家表示降伏。

    信长随即命佑笔松井友闲作为堺町奉行,掌管堺町。

    堺町到手,等于天下最大的铁炮产地以及经济中心,被织田信长掌握入手中。

    在掌握堺町之后,信长又将手伸进了京都。

    三好三人众退却之后,信长又以加强京都戒备之名义,从足利义昭手中接管过京都的军政大权。

    信长此举等于将日本天皇,将军的治下之都,控制在自己手中。

    并且织田信长还向足利义昭发出带着限制令《殿中御掟》。

    《殿中御掟》一共九则,两天后又追加七则,其内容都是对足利义昭的将军权限进行限制,形式上等于剥夺了他幕府将军的所有权力。

    而没有兵权在手的足利义昭,不得不含辱接受了信长对他的发号施令。

    信长上洛成功仅仅三个月,义昭正式从幕府将军的地位,变成了一个象征,实际作用就是织田信长手中的一个橡皮图章。

    将近畿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后,信长又将目光放向了伊势。

    永禄十二年二月,北伊势四十八家豪族降伏,信长集结四万大军出兵高岗城。

    神户家降伏,信长三子三七丸继承神户家名迹。

    而就在李晓与上杉谦信对峙于越中之时。

    信长集结于八万军势,开始猛攻南伊势的北田家,开始进行他伊势统一的大业。

    而在关东。

    武田信玄第二次出阵骏河,直接攻入北条家的领地伊豆国,隐然威胁到小田原城。

    北条氏康不能容忍,武田军在领内的大肆攻击,率军从小田原出阵,迎击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闻之北条氏康亲自领军,亦摆开了阵势,作出了与北条家决战的姿态。

    不过在众人期待的这场相模雄狮与甲斐之虎的对决最终没有进行。

    六月。

    武田军位于伊豆的本阵,突然遭遇台风袭击。

    武田军的宿地一夜之间成为泽国,而辎重马匹武器被洪水冲走大半。

    对于犹如神助一般的台风,接到消息后的北条氏康精神振奋,立即率军攻击被台风击溃的武田军。

    对此天灾,武田信玄只能自叹了一番武运不济之后,下令从伊豆国退兵返回甲斐。

    永禄十二年八月。

    在李晓与上杉谦信对峙于越中的第二个月,武田信玄第三次从甲斐出阵。

    这一次武田信玄并没有走前两次出阵骏河的路线。

    第一次信玄是走甲骏往返的,直接攻略骏河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