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三藏接旨,西游开始-《重生慈航普度》


    第(2/3)页

    喜者夸奖魏征好臣,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

    悲者谓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

    只得强打jing神,传旨着叔宝将龙头悬挂市曹,晓谕长安黎庶,一壁厢赏了魏征,众官散讫。

    当晚回宫,心中只是忧闷,想那梦中之龙,哭啼啼哀告求生,岂知无常,难免此患。

    思念多时,渐觉神魂倦怠,身体不安。

    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men外有号泣之声,太宗愈加惊恐。

    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

    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

    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nv真人上前,将般若青莲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原来这是文殊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

    那龙径到yīn司地狱具告不题。

    然而经此一事,太宗心神惊惧,重病不起,不久瞑目而亡。

    也是合该气数未亡,太宗灵魂游历幽冥之时,遇到先朝旧臣,那人感其恩德,篡改生死簿,使得太宗得以窃取十载寿数,回魂还阳。

    然而太宗皇帝在地府之中遇到自己兄长李建成、李元吉之冤魂和数不胜数死于隋末战争的生灵,日夜嚎哭,情状悲惨,因此起了心思,yù要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

    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那消个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

    太宗着魏征与萧星、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

    次日,三位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

    你道他是谁人——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bō逐lang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

    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men将道访。xiao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

    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当时三位引至御前,扬尘舞蹈,拜罢奏曰:“臣星等méng圣旨,选得高僧一名陈玄奘。”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

    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

    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庠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玄奘再拜领旨而出,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

    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即具表申奏,太宗及文武国戚皇亲,俱至期赴会,拈香听讲。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

    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

    唐王大驾,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乐响器,下了车辇,引着多官,拜佛拈香。三匝已毕,抬头观看,果然好座道场。

    但见——

    幢幡飘舞,宝盖飞辉。幢幡飘舞,凝空道道彩霞摇;宝盖飞辉,映日翩翩红电彻。世尊金象貌臻臻,罗汉yu容威烈烈。

    瓶cha仙huā,炉焚檀降。瓶cha仙huā,锦树辉辉漫宝刹;炉焚檀降,香云霭霭透清霄。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高僧罗列诵真经,愿拔孤魂离苦难。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

    又见那大阐都纲陈玄奘法师引众僧罗拜唐王。

    礼毕,分班各安禅位,法师献上济孤榜文与太宗看。

    榜曰:

    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yīn阳。体用真常,无穷极矣。观彼孤魂,深宜哀愍。

    此奉太宗圣命:选集诸僧,参禅**。大开方便men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引归真路,普玩鸿méng;动止无为,hún成纯素。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凡笼。早登极乐任逍遥,来往西方随自在。

    太宗看了满心欢喜,对众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

    那一千二百僧,一齐顿首称谢。

    当日三斋已毕,唐王驾回。待七日正会,复请拈香。时天sè将晚,各官俱退。

    却说文殊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

    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

    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金吒货卖。

    你道他是何宝贝?有一件锦蝠异宝袈裟、九环锡杖,还有那金紧禁三个箍儿,密密藏收,以俟后用。

    只将袈裟、锡杖出卖。

    行勾多时,来到东华men前,正撞着宰相萧星散朝而回,众头踏喝开街道。

    那菩萨公然不避,当街上拿着袈裟,径迎着宰相。

    宰相勒马观看,见袈裟yanyan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星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星道:“何为好?何为不好?”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xue,便是好处;若贪yin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又问道:“何为要钱,不要钱?”

    菩萨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萧星闻言,倍添chunsè,知他是个好人,即便下马,与菩萨以礼相见,口称:“**长老,恕我萧星之罪。

    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菩萨欣然从之,拽转步,径进东华men里。黄men官转奏,méng旨宣至宝殿。

    见萧星引着两个疥癞僧人,立于阶下,唐王问曰:“萧星来奏何事?”

    萧星俯伏阶前道:“臣出了东华men前,偶遇二僧,乃卖袈裟与锡杖者。臣思法师玄奘可着此服,故领僧人启见。”

    太宗大喜,便问那袈裟价值几何。

    菩萨与金吒shì立阶下,更不行礼,因问袈裟之价,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太宗道:“那袈裟有何好处,就值许多?”

    菩萨道:“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

    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这袈裟是冰蚕造练chou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nv机成。方方簇幅绣huā缝,片片相帮堆锦饾。玲珑散碎斗妆huā,sè亮飘光喷宝yan。

    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men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

    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

    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

    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

    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

    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yu琮。”

    唐王在那宝殿上闻言,十分欢喜,又问:“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

    菩萨道:我这锡杖,是那——

    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

    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yu山。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件好物,道:“**长老,实不瞒你,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经法。内中有一个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端的要价几何?”

    菩萨闻言,与金吒合掌皈依,道声佛号,躬身上启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说罢,chou身便走。

    唐王急着萧禹扯住,欠身立于殿上,问曰:“你原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更无此理。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