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
            
            
            
                
    第(2/3)页
    他们不管里间的弯弯绕绕,他们只记得,那位和硕恒亲王笑眯眯的,跟弥勒佛似的,多喜庆慈爱。
    至于另一位,黑着个脸,吓死个人了,跟阎王似的。
    他们都爱那位和硕恒亲王。
    胤祺同他常见面,也劝他:“哪有不偷腥的猫。只要做到了,少些也就少些。何苦做得这样,百姓又不念你的好,那些小官小吏反而会对你怀恨在心。”
    胤祺道:“你松些,大家都好过。”
    胤禛却固执道:“今日你漏一点,明日他漏一点,迟早会漏成筛子。我不愿意。”
    “你呀,总是杞人忧天,纵然有那一日,都是咱们百年过后的事。咱们已死,哪管他洪水滔天。”胤祺拍了拍他肩,“四哥,我知道你是做实事的人。但那些老百姓哪想得了那么多。他们只看得到表面的东西。谁对他们笑,他们便觉得谁是好人。”
    胤祺劝道:“你啊,且多笑笑吧。”
    胤禛沉默半晌后才道:“我知道你是一心为我,只我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秉性。”
    他们都知道,胤禛是在说自己改不了,也不打算改。
    胤祺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他先告辞离开。
    他走了很远,又掀轿帘回头看胤禛。
    他这四哥,从小到大都是同样的脾性,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哪管别的。
    所以,四哥才会不管什么身份地位,和他,和老七,还有老十三相交。
    对太子,四哥当年也是以诚相待。
    四哥从不是那种,会因有利而来,因无利而走的人。
    年少时,他很喜欢这样的四哥。
    后来他长大了,他担忧四哥迟早会因为这种德性而吃亏。
    可他那时候想,等四哥吃了亏,也就知道改了。
    一晃数十年,如今他们也都四十,四哥却从未变过。
    他却早已面目全非。
    他心中对于四哥,既羡慕,又嫉妒,还带了一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怎么会有人能够固执成这个样子,从不为这世俗外在所变呢?
    四哥很好。
    是他变了。
    他苦笑着放下轿帘,轿子中只有沉沉的一声叹息。
    这事儿,后来康熙也知道了,他只笑了一声。
    即便是自小便伺候他的魏珠,也不知道他的这声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二月初五日,新贵人卒。
    同马贵人一样,因来不及制摆丧仪,照马贵人之例,用惠妃仪仗,后给惠妃补造。
    三月,钮祜禄阿灵阿得病,康熙即遣御医调治,复赐御制药教以调养。
    随后,康熙又亲占易卦,结果为吉。
    他遣人特告知阿灵阿此事,随后,阿灵阿的病果然好了些。
    五月十六日,庶妃陈氏生皇二十四子,后被称为胤祕。
    六月巡幸。
    阿灵阿依旧患病,今年便没有点他。
    康熙巡幸至了塞外,也不忘吩咐阿灵阿府中之人,令其,不论病的好坏,都需每日奏闻。
    即便得了阿灵阿的信,康熙不时遣内侍看视。
    信中写到,阿灵阿服药之后,并无效果,不思饮食。
    康熙略略思考后,招来命固伦荣宪公主:“大抵是京中的饭菜,他腻歪了,你不如制些草原上的特色,我命人给他送去。”
    固伦荣宪公主领命制饭,十数个奴仆共她使唤。
    做好之后,康熙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回去,一同送去的,还有围场内所得的狍、鹿等鲜物。
    康熙临行之前还下谕,让留在京中的诸皇子为其寻找大夫。
    胤禟素来与西洋人走的近,他推荐了不少西洋名医前去奉诏看视。
    然而,阎王要人三更死,谁能留人到五更。
    九月回京后,康熙还私下出宫去探望他。
    缠绵病榻已久的阿灵阿消瘦不已。
    康熙看着他,有些叹息:“孝昭皇后故去前,再三嘱咐我要好好照顾钮祜禄家,却不料如今……”
    他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消瘦的老头躺在床上,气息奄奄:“是奴才命微福薄……还望皇上念在奴才这些年还算尽力……以后家中弟子,有所错处,不要与之计较。”
    康熙应下了。
    十月二十一日,钮祜禄阿灵阿卒。
    康熙闻之,甚为哀悼可惜。
    随后着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的王公、贝勒吊唁,又遣镶黄旗一旗大臣侍卫至奠茶酒,赐上驷马四匹,银两千两,令分属九佐领官兵俱穿孝服。
    太后遣首领太监赐茶饭,妃嫔皆遣首领太监赐茶奠酒。
    至发引前一日,遣首领太监送灵。
    发引之日,康熙命和硕雍亲王胤禛、和硕恒亲王胤祺、多罗敦郡王胤,十七阿哥胤礼以及镶黄一旗大臣侍卫护送,又命十七阿哥的福晋亦送至墓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