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半刻钟后! 一管血注入到寿安公主体内。 皇帝也不由得充满了期待,望着寿安公主。 但是,整整等了一刻钟。 奇迹没有发生。 寿安公主依旧没有醒来,高烧也依旧没有退下去。 当然没有那么快,对于没有使用过青霉素的身体,虽然药效会更快一些,但至少也要一两个小时以上。 但对于皇帝而言,他内心终究还是失望了。 深深叹息一声。 “皇上……”王承贵轻轻喊了一声。 因为已经过了早朝的时间了,文武百官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皇帝看了苏曳一眼,然后离开,朝着乾清宫而去。 ………………………………………… 朝堂之上。 皇帝手中,军机处大臣手中,兵部诸位要员,户部诸位要员手中,都有一本东西。 《新建陆军兵略》。 这是苏曳写的兵书,整整三万字左右。 是根据袁世凯的那个兵书为基础,进行了多次完善而成的。 而袁世凯则是根据德国陆军军制和训练制度编写而成的。 在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最高水准的兵书了。 里面内容非常详细,兵员配置,各项纪律,详细练兵条幅法则等等,一应俱全。 至少苏曳自己是写不出来的,是负八妹和红旗插遍全球等人,完善了一遍又一遍,请教了专门的军事学院,查找了德国十九世纪陆军相关资料,最终编写而成的。 论水准,绝对独步世界。 不过在所有人眼中,这本兵书就是苏曳自己写的。 但……在这个朝堂,其实是明珠暗投。 这群人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因为这和中国传统兵书太不一样。 甚至太过于颠覆性。 从军官制度,到军服,到军歌,到部队构成,全部都是不一样的。 军机处,兵部,户部,拿到这本兵书,也已经整整三天了。 讨论了一遍又一遍。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一厢情愿。 今天大朝会,就只议一件事情。 苏曳的新军,到底练不练。 “传苏曳。” 片刻后,苏曳上殿。 皇帝道:“今天要议的是大事,所有人也都知道了,苏曳想要练新军,那到底练不练?” 顿时,户部上书出列。 “皇上,臣反对!” “根据这册兵书所言,一个正兵一个月饷银三两银子,头目五两,哨官二十两,领官一百两,统带三百两。” “一个知县一个月才多少饷银,四两不到而已。一个八旗步兵,一个月才多少饷银,一两五钱而已!” “苏曳阿哥,你的新军一个正兵的饷银和知县一样,是八旗步兵的两倍,你想要做什么?” “按照这样算法,你编练两千新军,一年光饷银伱知道要多少钱吗?近二十万两!” “再加上粮食,武器,军备,等等下来!” “你这支新军需要投入至少一百万两。” 在场很多官员,都没有看过苏曳这本兵书,但听到户部尚书所言,也彻底惊呆了。 一百万两? 训练一支两千人的军队? 疯了吗? 当然没有疯,事实上苏曳这一册兵书里面,正兵和军官的饷银,已经比袁世凯小站练兵更低了。 但还是把满朝文武给惊到了。 但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和粮! 先有这两件东西,再谈纪律,意志,思想等等。 没有这两样东西,什么都是空的。 之前苏曳也曾经想过,用嫂子的家当来练兵,但后来发现实在太天真了。 家里的二三十万两银子看着不少,但用来练兵,那实在是杯水车薪。 曾国藩的湘军从头到尾用了多少军费?整整几千万两。 而且,苏曳和曾国藩不一样。 他在京城,如果用自己的钱来练兵,你想要做什么?谋反吗? 兵部尚书出列。 “苏曳,你这兵书里面,整个组织编制,也全部颠覆。” “你总共两千人,步兵一翼两营,每个营六百人。” “炮兵两哨,重炮十二门,兵三百人,快炮二十门,兵三百人。” “马队一营,四百八十人。” “其余工兵,医兵,文案等等二百人。” “总共两千五百人的军队,还分了这么多兵种,你撒胡椒面吗?” “另外这是你设计的军服,这不就是西洋军服吗?你看我大清军服就这么碍眼吗?” 兵部尚书高举一幅画,上面就是苏曳画出来的新式军服。 从士兵到各级军官,样式都不一样。 满朝文武,一时间更加不能接受。 之前的军服穿了几百年了,也没见怎么着啊? 镶黄旗都统道:“那盔甲之类,也都不穿了呗?那怎么挡弓箭?“ 苏曳道:“皇上,我已经量身定做了一身军服,请臣穿来,给皇上御览!” “准!” 苏曳出去,来到偏殿。 换上了早就定制好的全新军服,依旧是德国陆军的高级将服! 当他穿着新式军服,带着军帽,出现在朝堂的时候。 所有人目光都有些直。 因为……真的非常威武。 真的非常好看。 苏曳本来就长得非常高大英俊,在这种笔挺军服的衬托下,更加显得英武不凡。 比起旧式军服,不知道好看到哪里去了。 但凡有一点点审美的,都要承认,这军服很好看。 而好看的军服,绝对能够激发士兵和军官的荣誉感,而且军容更加威武整齐。 满清旧军服,松松垮垮,算什么? 但还是那句话,太颠覆了,让满朝文武充满了不安。 “苏曳,你这是崇洋媚外,崇洋媚外。” “我大清祖宗传下来的军服,就那么让你看不惯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