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希望在演技方面,李云能给我一个惊喜,看他和冯鹤恩那个老东西飙戏,也应该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张大胡子,还是蛮期待的。 特务李云能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当然对于整体成片的质量,能达到他的制作水准,二线的级别就已经可以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小年轻拖拽了后腿。 这也是属实无奈的一件事情呀。 李云也在家里等待着谍战剧的播映。 从预测收视率而言。 应该是不会太差的。 主旋律的电视剧就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着固定的受众,中老年,打开电视就是爱看这玩意儿。 特别是经历过那段烽火岁月的老年人,他们就更爱看了。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那是一段过去时光的投射,天然就有着代入感。 就像现在的小年轻们看都市剧一样。 在有代入感的前提下,什么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固定受众的市场保证下限。 这也是为什么抗战剧和谍战剧那么难拍好,但总有人络绎不绝的去拍摄这个题材。 下限是绝对不低的。 当能保证下限的时候。 就会有足够的投资和制作去拉动。 眼下。 李云就坐在电视机前,在开播之前还忙里偷闲的看了一下接下来的企划。 历史剧肉眼可见的就是大秦帝国之裂变,还有新三国。 就时间线上来看,新三国的招募时间会比大秦帝国之裂变要更快一些。 历史剧是央视的头号种子。 央视亏待谁都不会亏待历史剧。 这两部剧就是一线制作一线阵容。 特别是新三国,更加的特殊,他不仅有着无可比拟的剧本,最重要的是,他采用全员海选。 全员海选就意味着,他选的不是更有名的,而是更加合适的。 这就是新三国的选角标准。 “如果非要说新三国,他完全海选的话,倒也不至于,其实大部分还是在体制内的演员去挑。”对此在李云家里喝茶的江文侃侃而谈。 他也成为了李云家观影团的必有人选。 虽然他觉得自己好像当了电灯泡。 但似乎也乐在其中吧。 甚至还有点恶趣味。 “这个倒不是央视的偏心了,只对演技和形象有要求,那可不是体制内的演员,文工团那帮子人最合适吗。”此时蒋成刚说道:“这是圈子的特性所决定的。” 对呀,这是圈子的特点所决定的事情。 像沪圈之类的地方,对于相貌似乎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男女都是如此。 你只要长得偏离美的范畴,就不要去想着去混沪圈了。 京圈也不遑多让,颜值标准比沪圈要低一些,但也至少要在好看的范畴内。 体制内圈子,论及相貌的话,那都是牛鬼蛇神横行,你能找出最好看的,也能找出最丑的。 但就是这千奇百怪的姿态,才更符合恢弘历史的真实。 “香江圈子应该也能筛一些人出来,其他的就真没了你们空天军那边应该也会主导试镜的,到时候你去试就是了。” “这个我知道。” 在结束这一次的《潜伏》之后,自己就应该能去试镜《新三国》了吧。 三国群雄演义。 属于男人的浪漫。 “好歹我也算是文武双全吧,应该也能捞个一个半个的” “那能不能是一个半?”旁边的高媛媛调侃道。 “那不如两个吧,凑个整。”李云也反而调侃。 此时在絮叨喧闹之间。 电视剧潜伏已经开始了。 潜伏在阴暗中的特务。 他们的故事。 另一边。 体制内企划的亲儿子,历史大剧《大明王朝》。 就在一众喧嚣声中开始播放。 作为一项历史大企划。 一线资源,一线制作,在胡楠电视台首播。 而《潜伏》则是在南方电视台首播。 “听说这一次,那个潜伏是曾经湘江三友的演员做副导演,并且主演的?” “你的消息还真是灵通。” “偶尔观察一下业内的演员嘛,我的新电视剧也要开拍了,物色物色有没有合适的。” “那你找到合适的了吗?” “试试呗,反正是海选,哪个合适就用哪个。” 胡楠电视台,欧阳林老台长正在跟另外一个中年人闲聊。 中年男人叫高欣欣,中影导演系,曾经获得白玉兰最佳导演奖的提名。 还不止一次。 但只可惜的是每次都止步于提名之前。 不过实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以前之所以没有拿到奖项,纯粹是当时他的那个年代百花齐放,神仙打架。 每次都是惜败。 而这一次高欣欣觉得自己不会惜败了吧。 毕竟如今的自己,可是带着名为三国的企划。 新三国。 由四大名著改编。 用这一部作品来磨刀霍霍。 现在就已经在物色海选名单了,优先从有成绩的演员里找,这也是很现实的,说是海选,但也要看你过往的成绩表现。 才会考虑要不要给你发试镜邀请。 对此欧阳林老台长也不意外,大大方方的推举自己在大明王朝里喜欢的演员。 对于这部大明王朝,他就有着绝对的信心。 近乎盲目的信心。 和隔壁南方电视台同期的《潜伏》,算是有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