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国里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用很多三国迷的话来说,比起男女之间的爱情,三国更像男人们的情书。 为了心中的宏图霸业,为了各自的理想而聚集在一起,共襄盛举。 他们的感情,也同样的纯粹无比。 也同样的赤诚真心。 刘和伟就感觉自己的眼前一片模糊。 眼前的李云,他的形象就不断的在吕奉先还有诸葛孔明之间徘徊,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他,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哪个才是假的? 刘和伟竟然有了一种分不清的感觉。 亦或者这两个都是真的。 两个都是李云呈现出来的角色。 这就让刘和伟浑身冷汗。 然后又有点兴奋。 真的像那老家伙说的一样。 这个李云。 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家伙。 文臣武将。 他们就有着绝对意义上的差距。 他们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一种是莽夫,一种是智者。 如果有什么人能将智者和莽夫的感觉一起呈现的话,那这种感觉应该就叫做演技吧。 就像眼前的李云一样。 所呈现出来的演技。 一个人成为两个人。 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还是一个时代的两个不同的人。 “你怎么看?” 杨晓东只能问到身为总导演的高欣欣,他怎么去看眼前的演员。 他到底应该是吕布,还应该是孔明。 在卢毅已经表现过诸葛孔明这个角色的前提下。 高欣欣会去做什么样的抉择? 刘玄德会去选谁当他的诸葛亮? 试镜是没那么快出结果的。 今天的文臣武将们,主君们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这些国家一级演员们,会如何去做这个抉择? 此时他们就聚在一起聊着。 “我想要那位诸葛孔明。”此时刘和伟就开门见山的说着。 虽然李云总给他一种奇特的混淆感。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李云的诸葛孔明,就让他更有感觉。 如果说卢毅是想尽量的往成熟的方向去展现。 虽然也很不错,但刘和伟还是觉得。 李云身上有一股少年感。 或者说他在诸葛孔明的身上选择展现少年感。 这是有点不可思议的,按照以往的形象来看,诸葛孔明他是成熟的,强大的。 但少年感就意味着不成熟。 丞相他呀。 有可能不成熟吗? 按照以往的形象来看,是没可能的。 “就不同于以往的诸葛亮,有悖于他以往成熟的形象,不是吗?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我也回家,反辗转反侧,思考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始终觉得,他有一点可能并没有做错,诸葛孔明,他也许并没有那么成熟。” 真不可思议啊。 诸葛孔明竟然也有一天会被人评价为不成熟。 这个看上去能掌控一切的家伙。 “你是认真的吗?”旁边的吕晓禾就看着刘和伟愕然道。 在他印象中的诸葛孔明。 完全就是成熟与智慧的化身。 “其实我重读三国演义,就很容易发现一件事情,诸葛亮的一生之中,做出了一件影响他生命前路里,最大的冲动决定。” 这个决定大概就是。 随着刘备出山。 其实三顾茅庐的事情并不是诸葛孔明真的就在考验刘备。 精通天象运算的他,就知道什么叫做天时地利人和。 而为了刘备。 为了他那次冲动的决定。 他就放弃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中的天时。 所以诸葛亮的性格之中。 或者说年少时的他,要说没有一点点的冲动,却也是不大可能的。 他的人生之中。 就有真名为冲动的信号。 一种为了非理性而买单的感觉。 “但我也看上了他,他的吕布我就很喜欢”董卓吕晓禾也眯着眼笑:“而且我觉得卢毅也很合适,李云他能演出少有的少年感来,但不代表成熟的丞相他能够担任,像吕布这个角色,他就一定能够承担起来。” 如同刘和伟所说的。 就算诸葛孔明有少年感,那也是他人生之中很少的一部分。 他的人生,自从三顾茅庐出山之后,就一直是以大局为重。 挥泪斩马谡。 就以军令以大局为重呀。 这也是刘和伟的一个小痛点。 李云那一丝丝的少年感是亮点。 但卢毅的成熟风范,也不遑多让。 两个人就各有优劣。 不像吕布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李云好像胜过许多了。 “你说你们为什么那么纠结这件事情呢?”此时高欣欣终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嗯?” “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吕布死的时候,诸葛孔明可还没出山呢。” 董卓和刘备还没搞清楚什么。 旁边的曹操就意识到了。 陈建波就愕然的。 “这两个可都不是小角色呀。” “对,正因为不是小角色,所以我觉得这个险是值得冒的。” 高欣欣想的是。 吕布和诸葛亮。 都由李云饰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