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一些绿叶也是老戏骨们。 比如袁太傅。 他们也同样是优秀的演员,同样是有着无比感觉的优秀演员。 “你不留下来看他们演戏吗?”此时李云就看着旁边的沙益。 略微有些意外。 “我留下来看他们演戏干嘛?我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培训,将角色给好好做出来,然后告诉全世界,我沙益不仅仅只有白展堂能拿得出手来,不仅仅只能演情景喜剧,而不能演正剧!” 此时沙益就双手抱胸自信满满。 “倒是你呀,这一次你可和不少的大佬对戏呢,可要小心一点啊,和他们对群象戏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应该也不会有大问题的。”沙益在临走之前还小心的提醒了李云一番。 和一个老戏骨对戏。 还有一群老戏骨对戏。 那种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 更遑论这老戏骨,都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沙益知道李云是接得住老戏骨的戏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讲还能跟他们对飙,甚至还能够自己带节奏。 但老戏骨们就有自己的共识,自己的舒适圈,自己的节奏。 李云在年轻一代里,绝对是翘楚级的年轻人。 能够带老戏骨影帝的节奏。 这无疑是很优秀。 甚至是妖孽。 只是此时此刻。 就没那么简单啊。 他们演的就不是原创的角色,可是早已珠玉在前,有优秀的老前辈们将好节奏带出来的电视剧。 “是陆爷爷托你跟我说的吧。”李云就微微一笑。 “你怎么知道?”沙益有些意外。 当然更让人意外的是李云对于陆正光的称呼。 难不成传闻的都是真的? 让人不禁遐想呀。 “陆老爷子就说我老是想自己带节奏,这种在一对一的戏里面,我渲染情绪的能力很强,但在一对多的戏里面,能否取得同样的效果,就暂且另说了。” 其实李云。 也觉得挺有意思。 第1次和那么多的老戏骨对戏。 如果说。 顺着他们的节奏走啊。 似乎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主要自己不要试图带他们的节奏,这样就容易造成割裂感。 但其实。李云就非常的想试一试。 如果让自己带他们的节奏。 又会如何呢? “总感觉你没把我的话听进去就是了,不过大家都是演员,想必也是心中有数。” 此时,沙益顿了顿说道。 “接下来我们不知道能否见面呢。.” 江东小霸王孙策。 和诸葛孔明还有吕布,就没有太多的交集了。 三国的戏就这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们。 就像吕布永远兼不到周瑜和子龙,貂蝉永远见不到大乔与小乔。 他们被时代分隔开来。 也许沙益想见到李云,他在三国里的表现,大概也只能和普通观众一样,看着电视剧里吧。 而李云笑着送走了沙师兄。 静静的坐在中间。 看见这一次三国的主公们,曹操刘备,还有董卓。 此时在李云旁边的就是吕奉先的虚影。 此时李云就感觉自己和吕奉先的人格有共鸣。 他和自己一样啊。 谁说最有资历的人一定最为耀眼,看着刘和伟,陈建波,还有吕晓禾。 吕布看着董卓,看着刘备看着曹操。 两者的心情就共鸣的一致。 彼可取而代之。 “古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之际,五霸争雄,战国之时,七雄并立,纷争战乱,五百余年,最后统一于秦,而在秦灭亡之后,楚汉之争,最后又统一于汉。”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而后汉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王朝更替,皇帝频繁更换,朝政日益衰败,再加上兼并土地与连连的天灾,民不聊生。”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此时高欣欣就用着激昂慷慨的声音,阐述这乱世的开端。 本来这一段是并没想着做保留的。 但高欣欣最后还是讨论留下了这一段。 黄巾起义是乱世的开端,但并非乱世的原因。 民不聊生才有起义。 朝堂更替,才有群雄四起。 所以黄巾起义这一段是去不掉的。 因为这里阐述了最真实的民众姿态。 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挣扎。 也因为如此。 在这个时代生长的汉末群雄枭雄英雄们。 就是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 才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故事。 时势造英雄。 英雄随时势而生。 而故事在此刻开始。 桃园三结义和黄巾起义的故事便在这里略过,这是刘和伟自己三国的节奏。 崛起于微末的刘关张兄弟。 还有同整个东汉末年的命运绑在一起,他的导火索黄巾起义。 而时间就在此时。 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后的第八个月 朝堂之上,汉少帝刘辩,一副少年的模样。 台下的文武百官们都弯着腰,尽显臣子之姿态。 谁是君主,谁是臣子。 一眼便知。 只有董相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