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细腻的情感与宏大的情感,很难兼容起来。 李云是一个有才华的家伙,在年轻的时候尝试各种各样的题材,这本来就是有才之人的特权,他能够经得起失败。 目前来看。 《三体》更像是实验性质的作品,而《隐秘的角落》才是这一档的戏肉。 才是李云在这一次电视剧题材里拿出的杀手锏,在他擅长的小格局题材里,讲述小格局的故事。 “一部用来骗补贴的作品,还有一部承载着自己真正思想的悬疑作,科幻作品被用来当成打先锋的牺牲品。” 此时此刻。 在另一边,唐敏就注视着李云的动向。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她看完了,给出的评价,和网络上的也大差不差了,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用伟大来形容。 还真不夸张。 同时,也相当震撼于李云,他的格局。 刚好让这个反映医保情况的电影在新医保上线的时候播映,这就绝对不是巧合,这就是有意而为之的事情。 这是故意的。 也许是为了蹭这个超级热度,也许是知道自己的电影上映的时候会经历的节奏,提前来打的掩护,不管是哪一种,李云都想的很是周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甚至将这一次的恶劣节奏变成了反作用力。 这才是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也许经过这一次的反向节奏之后,渲染起的情绪能够让他的成绩去到更高的地步,甚至突破10亿大关,甚至不仅仅是10亿门员的位置,而是真正的能够去到,12亿的位置。 这是唐人影视沪圈的精算师们从各种数据上,精算出来的结果。 在他们的精密计算之下,12亿是最乐观的结果了。 这个票房几乎就要赶上了当时的复仇者联盟他们了,国产票房到这个地步,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 以前就总觉得,在商业电影上,只有西方的作品能够去到这样的地步。 但在现在。 李云就用一部《我不是药神》证明了一件事情。 思想表达和商业是能够共存的,不仅仅能够共存,而且票房还能够去到很厉害的地步。 这算是开了一个先例吧。 非要说算伟大的作品的话,可能是网友抬高了,毕竟就算能够去到12亿票房的成绩,那也是借势的结果。 但绝对是10年难见的佳作。 这一点唐敏就绝对可以保证。“所以你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分析了一通李云的作品。”旁边憔悴的李立国,就在唐敏的旁边,说话是一副憔悴的模样。 虚了,他看起来就十分的虚弱不堪,就十分的孱弱,这是耗费精气神的结果,他的《卫斯理》,也进入到了中后期的宣发之中,和《三体》还有《隐秘的角落》是同一个档期。 可以说是神仙打架的档位。 “撤档。” 唐敏很简单直接的就说出了自己接下来的想法,那就是接下来这段时间宣布撤档延档。 她对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 遇到实力强悍的对手,最聪明的抉择就绝对不是硬碰硬,而是暂时性的撤退。 逃避,虽然看上去有点可耻,但这确实是行之有用的事情,毕竟在真金白银面前,她可不想当个炮灰呀。 而且她也不仅仅是怕李云。 李立国他们的卫斯理,也同样有着悬疑和科幻的双重要素,算是比较小众的小格局科幻。 介于悬疑和科幻之间。 是注重人物交互关系的软科幻。 其实以唐敏的视角来看,在这一次的科幻题材之争中,他的卫斯理就能占据很大的优势,三个导演都是在舒适区里前行。 互补互助,将作品给做了出来。 所以这神仙打架的月份,她就先暂避锋芒了,况且这一次的进口作品,也同样不弱。 《白夜行》的改编,东野圭吾的原作,岛国悬疑领域的霸者。 科幻的,还有一部叫做《西部世界》的电视剧.也在这个档期被引进来,暂且还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但从制作的阵容和经费宣发来看。 光是这10集的制作,成本就高达1亿美金。 大制作。 大成本.还有原著作为推动。 这两部作品,都是原作改编,都有着极其优秀的原作作为打底。 相当的棘手。 这也是为什么唐敏觉得,时代已经产生了变化的原因,就在这里,暂且先避其锋芒。 外面的里面的自己都打不过。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不先暂避锋芒。 还闹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