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事情就是这样,却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林轩简单分析了一下天下的局势、梁山的情况,又将后续造反计划跟这两条蛇介绍了下。 当然,这只是根据目前形势做出的计划。 如果空间不当人,硬是整出一堆阴间展开的话…… 那肯定还是得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的。 “姐姐,按照林真君说的,如今天下大乱,都是那皇帝老儿作出来的?” 小青也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妖怪,还有跑去造反的一天。 她对这方面的业务一窍不通,脑子有些懵懵的,没什么参与感。 “这说法倒也问题不大……,我记得前些年给他凑那什么花石纲,那群官吏但凡看到别人家中的奇花异石便强行封夺,还借机索取财物,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那些大石头运送起来也麻烦,沿途时常得拆毁桥梁,凿坏城郭,一路还得强征民夫、商船。” 白素贞沉吟道:“这些花销最后都得算在百姓头上,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方腊这才能一呼百应。” “白道友说的甚是。” 林轩颔首道:“花石纲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实乃天下社稷之灾。” 道教崇尚山石,宋徽宗相信怪石蕴含着蟠龙神力,身处怪石环绕之中,可以帮助自己得道升天。 便在全国搜罗奇花异石达二十年,硬生生堆出一座万岁山。 靡费国资不计其数,国力断崖式下跌的同时,还开启了古代鉴赏怪石的风气…… 只能说艺术家的玩法,确实与众不同。 “哼!那皇帝老儿狗屁不通,还整天就知道收刮民脂民膏,果然是个狗皇帝。” “就算他是狗皇帝,也没碍着咱们啊,咱们要造他的反么?” “反了怎么了?咱们是妖怪啊,本来也不用听皇帝老儿的啊,人家神仙不也反了。” “这……,好像也对!” 两条蛇交头接耳的商量了一会,觉得既然林轩这个天仙也跑去造反了,应该能代表一下天庭的态度。 有了这个大前提,后续就好办了…… 白素贞又补充了一些诸如“不能伤天害理、不能主动向凡人出手、大活累活要加功德”之类的条款,便答应加盟梁山,混一些功德气运。 这些小事林轩自是一口答应下来。 离去之前,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许仙的歉疚之心…… 小青还很热心的抓来十余条毒蛇,表示尽管用。 林轩甚是无语,左挑右选找了一条毒不死人,但被咬了很不舒服的毒蛇。 咬完许仙之后,白素贞帮着处理了下伤势,保证让许仙产生足够的心理阴影之外,也不至于留下身体的后遗症。 然后白素贞喊来五鬼搬运工,吩咐他们将许仙送回医馆,平素暗中保护、不得偷懒。 如果事情办得好,过上三年五载便亲自施法将他们转为灵鬼,可以逍遥自在云云。 白素贞修炼的是正统的道法,讲究因果报应。 若是许仙这個前世恩人早早离世,报恩不彻底的话,也会导致心劫,极难修成正果。 眼下她要忙于造反大业,没时间在许仙身上分心耗神,索性将这活外包了出去。 “好了,咱们姐妹这便随真君过去吧。” 事情交代完毕,白素贞吐出一口闷气,神色轻松了不少:“真君此行何方?” “润州乃方腊朝廷的最前线,乃天险之地。梁山此番攻打方腊,总得从此地登陆。” “本座之前也跟铁拐李和钟离权二位仙友商议,由他们对付金山寺的住持法海。” “如今我前去助梁山大军渡江破城,顺带去寻一寻他们二人。” 林轩放下手中的茶杯:“二位放心。战场交锋各凭手段,有些伤亡也在所难免。进城之后,梁山上下自会约束军士、秋毫无犯,不损二位功德。” “林真君身为仙人,我姐妹自是相信的。” “说到法海嘛……,咱们姐妹见过这人一面,此人很是厉害,给我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白素贞想了想:“不过咱们联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输给他。” “嗯,事不宜迟,咱们便动身吧。” 林轩四下看了看:“你们这宅子从哪搬来的?既然不住了,不妨给人送回去吧。” “这宅院是当朝太宰李彦邦私通金人、收受的贿赂。咱们姐妹无意中得知了此事,便使了个法门搬运过来。” “这宅子来路见不得光,李彦邦吃了个哑巴亏,也没敢声张。” 白素贞微笑道:“林真君若是看不过去,咱们姐妹把这宅子还了便是。” “想不到这宅子有这等来历,难怪甚是典雅。” 林轩摇摇头:“李邦彦的东西就不必还了,二位且将这宅子封存,等日后再住吧。” 这李邦彦没什么文人风骨,是个主张割地求和的投降派。 而且做起事来,也极为奇葩。 虽然长得俊逸潇洒,文章也写的不错。 但为人浪荡不检,为官毫无建树。 还喜欢把街市的黄段子编为词曲,引得百姓争相传播,人称浪子宰相。 此人生平梦想有三:“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 这也不算是吹嘘,此人官做的极大,球技也确实极为了得。 在大宋蹴鞠队里,高俅是前锋,李邦彦则是后卫。 而且此人胆子贼大,没皮没脸。 常与徽宗嬉笑怒骂,浑无君臣之态。 便是宫中宴饮,李邦彦也常扮作倡优伶人。 有一次玩嗨了,李邦彦居然当着后宫妃嫔和大臣们的面,脱光衣服四处跑。 宋徽宗大怒,拿棍子在后面追。 结果,李邦彦直接就爬树上去了…… 宋徽宗不会爬树,只好下旨让他下来,李邦彦居然脱口一句“黄莺偷眼觑,不敢下枝来”。 正好皇后经过,目瞪口呆之余,叹息道:宰相如此,国焉得不亡? 某种程度上,敢任命这种人当宰相,宋徽宗也确实挺牛逼的。 *** 润州城 润州便是后世的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 如同徐州一样,这里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此刻梁山大军已然开拔,沿途毫不理会胆战心惊的周边州县,兵锋直指扬州,动机一目了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