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与吴三妹的初见让陈元庆心情也是极好,回到官厅这边,陈元庆便愉悦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眼下镇海城虽然各项事务都极为纷杂,都不是太好处置,但真正需要陈元庆操心的却不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造船厂。 未来必是海洋的时代这已经毋庸置疑。 但造船毕竟是大工程。 而且,由于大运禁海、畏海如虎的关系,有经验的造船工匠并不好找。 甚至就算找到了,也很难马上便开始造船。 主要合适的柚木是很珍贵的。 董夫人的这些柚木,可不是她自己采的,而是她夫家几代人的积累,当做存钱罐和压仓石,是准备遇到危险后,他们家能东山再起的。 而大运的造船技术,现在并不能得到公允的评价。 说白了就是哪怕这造船工匠技术真的够顶,但在没有西洋船匠的思维碰撞之前,陈元庆也不敢轻易动用这些柚木。 只有东西方思维碰撞,做出模型后反复比对、论证,确定了最佳方案后,陈元庆才会拍板。 自也可想而知,这到底是多么大的工程,又需要靡费多少时间与人力、财力了。 但就算再难,陈元庆也会坚持下去,不会有丝毫动摇! 再者。 便是调料厂这边的开源业务。 这个时代,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便是达官贵人,他们能吃到的口味也并不多。 不论耗油还是味精,都是降维打击级别的产品。 耗油自不用说。 是用牡蛎熬制而成。 而味精则是用海肠子。 背靠大海,又有数万人的捕鱼产业,陈元庆并不缺这些原材料。 但究竟是怎么配比,怎么熬制,陈元庆却并不懂,只能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这自需要时间。 好在不论是海明珠还是董夫人,都是相当能干的。 有她们盯着,陈元庆还是很放心的。 再者。 便是军务方面了,也是陈元庆最需要亲自处理的。 主要是功赏,抚恤,包括升职,以及扩军等各种核心要务。 这一忙起来便不知道时间。 直到晚间七八点了,陈元庆这才将军务捋顺,才想起来自己没吃晚饭。 正准备去吃晚饭呢,骊姬忽然恭敬过来禀报: “爷,出事了。高丽那边,朴襄死了。” “但官面和朴家都说他是病逝,可,奴却不太相信。主要朴襄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如果他真是病逝,之前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 “嗯?” 陈元庆闻言也止不住紧皱起眉头。 高丽的事务,陈元庆自也是相当关心的。 说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