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不好听一点。 并不是先进的制度就一定适合所有情况的,还是要审时度势,保持掌控的同时还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 随着徐光启他们开始进入正轨,陈元庆也已经成家立业,他现在的多半精力,都放在了军务上。 毕竟这才是他陈元庆安身立命之本! 蜂窝煤场交给了卢斌去协调,六味地黄丸则是交给了马德强。 这一来。 短短十天时间,陈元庆便又新征兵八千余人,聚义军的总兵力,不包含辅兵,已经达到了近九万人的规模! 这可不是所谓的九万大军! 这是实实在在的九万全脱产战兵! 换言之。 就算是现在的黄太极,加上他的各种仆从军,都不一定有陈元庆战兵更多。 而随之陈元庆便进行了第一步的军改。 将原来的千总队,设立为营。 分别是第一营到第九营。 陈元庆亲领第一营与第二营。 每个营又设十个千总队,每个千总队设十个把总,每个把总设两个总旗,十个小旗。 这一来。 聚义军的建制便彻底清晰化! 另外。 陈元庆筹谋了良久的军装改良,也正式开始上线。 不再是偏向于大运官军这种偏大红与鲜艳的鲜艳之色,而是换成了偏灰绿、有点类似于德三的制式军装! 主要是纺织厂之前便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布料,诸多制衣厂女工们也已经足够熟练了。 包括染布技术也趋向于成熟。 已经可以达成陈元庆的初步预期了。 … 当神州大学的两个学科经过三天考试,正式考完,聚义军的全新军装也正式上线了。 这顿时便引发了极大反响。 这个时代的人们,从来没有发现,军装竟是可以这么帅的! 尤其是里面镶了铁圈与铁片的大盖帽一戴,简直帅到爆炸了。 加之这些将兵们经过军营这大火炉的洗礼,每个人都是笔挺笔直的标枪一般。 导致他们一上街,瞬间便成为最靓丽的风景线。 连美女们都要靠边站了。 没办法。 这种跨时代制式军装的帅气,又怎是这个时代、还未完全开化的人们可以力敌的? 也导致新军装刚出来的当天下午,便是又有无数有志青年,拼了命也要加入聚义军。 但聚义军却停止征兵了。 这也随之导致很多棒小伙都要跟家里反目了。 你非要拦着我,不让我去当兵,说当兵不好,太危险。 现在好了。 现在去报名人家不要了。 本来我也可以这么帅气,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啊。 这种氛围自是迅速传到了陈元庆耳中,陈元庆闻言后嘴角也止不住勾起高高弧度。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美术生。 究竟是搞艺术的,看的太明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