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仕途抉择-《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既不推诿敷衍,也不大包大揽,给人以稳重忠心的感觉。

    柴荣沉吟片刻,眯着眼道:“朕掌军多年,也亲自参加过不少战斗,可凶险程度与巴公原一战都无法相提并论!

    柴荣起身从御案取来几张纸,上面分别写着几个名字。

    柴荣喃喃讲述着巴公原大战经过。

    至于臣是否兼职殿前司,全凭陛下决断!

    若让臣兼管军务,臣自当兢兢业业!

    反之,臣也会献计纳策,协助陛下改革军务!”

    也不知那朱县公和陛下说了什么,惹得帝心大悦。

    朱秀和王溥两位中书侍郎,可以算作中书省实际掌权人。

    晚膳后,夜幕降临,朱秀携妻拜别帝后,出宫回府。

    符金盏对符金环眨眨眼,姐妹俩嬉笑一团。

    符金盏忽地轻声道:“谁人负责整军改革,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臣遵旨!”

    柴荣道:“朕已经决定正式成立殿前司,和侍卫司并列,执掌禁军。

    朱秀庄重拜首:“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陛下对朱县公的宠信,还真是不一般呐!

    符金盏早就从邸报和符氏家书里得知战事经过,但听柴荣口中讲出,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乳母抱来小皇子柴宗训,符金盏怀抱在手,夫妇相互依偎着,逗弄孩子,笑声不断。

    柴荣笑道:“朱秀能力有目共睹,就是年纪轻,资历浅,否则朕早就让他进宰相班列,辅佐朕处理政务。”

    朱秀装作仔细考量,指着当中一个训字道:“臣觉得嫡长皇子取此名最好!陛下和皇后也应该属意此字!”

    时至今日,朕回想当日情形,仍然后怕不已!”

    柴荣指着他一通嘲笑,惹得殿外宫人频频侧目。

    新天子向来持重严肃,极少会笑得如此开怀。

    柴荣大笑道:“不错不错!你小子倒是和朕、皇后想到一块去了!”

    结亲之事当然是戏言,目前小皇子可是柴荣唯一的儿子,大周的社稷命脉所在,将来的婚事非同小可,哪能轻易下定论。

    柴荣身为九五之尊,自问也不怕死,但真到了生死搏命之时,还是会本能地恐惧。

    见符金盏满眼询问好奇,柴荣回忆道:“记得当时朕骑马冲杀在前,四周皆是叫嚣着要活捉朕的北汉兵,距离最近的石守信还在十数丈之外,朕那时候什么也不想,只知挥刀砍杀,耳边只听得到呜呜风吼声。

    朱秀咧嘴道:“有道是‘出将入相’,臣想先当个好将军,替陛下带好禁军,等到天下归一之后,再做宰相不迟!”

    柴荣沉默了一会,收敛情绪,笑道:“皇后,你可知一场大战下来,让朕印象最深的是谁?”

    柴荣苦笑了下,擦擦额头冷汗。

    正是赵匡胤、马仁瑀、张永德、石守信等人在身后率军紧追冲锋,把绝大部分北汉兵吸引过去,朕才免于陷入包围,能够与亲军汇合,否则,只怕凶多吉少!”

    但同时,殿前司即将成立,作为改革后和侍卫司并列的两大禁军最高衙司,直接统率京畿禁军,也是权责深重。

    柴荣爽朗大笑道:“好志气!”

    同时,也要对现有禁军制度进行改革,精兵简政,冗裁疲老军士,精选天下健勇戍卫京畿!

    张永德和李重进建议朕把你安置进殿前司,你有什么想法?”

    符金盏又插话道:“朱秀只是个中书舍人,让他牵头审阅百官文章,怕是职位低了些。”

    “当时战事原本利于我军,可樊爱能、何徽两个无能蠢货弃战逃跑,导致东厢军直接溃败,北汉猛将张元徽率领骑卒直冲中军阵地,朕在高岗之上观战,看的清清楚楚,张元徽和手下骑卒,像是一把尖刀,直插中军心脏要害!

    东厢军溃败,战场形势斗转,中军、西厢军人心恐慌,刘崇抓住机会大举压上,我军岌岌可危,败亡只在瞬间!

    当时朕心急火燎,热血上头根本顾不得太多,直接拔刀率领亲军冲下高岗,督军压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