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陶谷偷鸡-《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37章  陶谷偷鸡

    出了大庆门,朱秀和符金环乘坐自家马车,毕镇海驾车回府。

    车厢里,符金环懒洋洋地趴在朱秀腿上,悠悠道:“瞧见姐姐怀抱小皇子,我心里可羡慕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抱上自己生的孩子.”

    朱秀轻轻摩挲她细腻光滑的脸蛋,轻笑道:“谁让你肚皮不争气,与为夫同房最多的是你,可等到雁儿生下圆圆,你还是没动静。”

    符金环坐起身子,气呼呼地瞪着他,一双明眸很快就泛红,泪光打转转。

    “好好,不说不说,莫哭!”朱秀赶紧服软求饶,笑嘻嘻地重新把爱妻拥入怀里。

    符金环委屈又郁闷地噘着嘴巴,抹抹泪,很快不停打哈欠,困倦之色满满。

    “最近也不知怎地,身子容易疲乏,总是想睡觉,早上也醒不过来,不会是生病了吧?”符金环揉揉肩,朱秀很识趣地接手,轻轻按摩。

    朱秀笑道:“年纪轻轻哪来这么多毛病,等青婵从燕国公府回来,让她给伱号号脉。”

    说起生病,符金环蹙紧眉头,忧心忡忡地道:“我总觉得姐姐气色不大好,太医署那帮人我信不过,还是尽快请青婵进宫一趟,替姐姐诊断。”

    朱秀温柔一笑:“听你的。”

    朱秀佯装不悦道:“陶公,你如此问可就不妥了!此事还未发明诏,诸多官员还未知晓。

    大周这艘巨舰,要的是上下一心,全速前进,朝着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迈进,谁敢掉链子拖后腿,只有死路一条。

    “老朽觉得,如果将来朝廷出兵,不该先打契丹,契丹北汉为一体,故而北汉也不能碰,或是南下攻取淮南,或是西进征讨后蜀,二择其一!”

    殿前司成立,禁军大改在即,李重进却在关键时刻离开京城,前往亳州赴任,不得不叫人浮想联翩。

    那可是侍卫司排序第三、第五的两大统帅,禁军最高阶将领之一,又是从龙功臣,陛下说斩首就斩首了,丝毫不留情面。

    再加上李重进、张永德的举荐,朱秀进入殿前司已是铁定之事,就是不知,奉诏整军这块肥肉,有没有他的份。

    陶谷睁大眼,眼珠子轱辘辘转悠。

    陶谷眼巴巴地道:“不知陛下可安排了具体题目?文章方向该如何选择?”

    “敢问朱县公,陛下大考,莫非只有一题?”陶谷又小声问。

    “陶公啊,朝廷用兵,目的是为江山一统,那么就该有个大致的用兵方向,到底是先打北方对付契丹人和北汉,还是先打南方消灭唐国?又或是西进讨后蜀孟昶?你有什么想法?”朱秀笑问道。

    朱秀端起茶盏抿了口,笑道:“如此说来,陶公刚刚回京,事务繁杂,却不知怎么有空到访?”

    朱秀脸色严肃,沉声道:“我等做臣子的,要体谅陛下为君之难,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众臣商讨平定天下之策,已经极为不容易,哪能太过繁重,使得陛下劳累?

    我等臣子平时各有公务,自然也不能在大考一事耗费时间,君臣皆是不易,要相互体谅,切记切记!”

    谁有真才实学,谁又是绣枕头一包草,大考以后,一目了然。

    朱秀也没想到这次派去青州等地的巡察任务这般繁重,对这黑瘦老头报以同情。

    朱秀笑道:“战场之上军令如山,自然是不一样的。朝廷里,陛下对老臣还是比较宽容的。”

    陶谷唉声叹气道:“朱县公看老夫消瘦至此,哪还能言好?”

    陶谷苦笑连连:“起初陶某也是这么想的,可陛下明确规定时限,还有具体任务,三月时间,要跑遍八州之地,调查清楚人口、田地、粮储、青壮比例、地方官府口碑,有无重大冤案错案

    唉,这么多差事,还得撰写成册,陶某那是一刻也不敢停留啊,就差没把两条腿跑断。”

    这件事朱秀毫不知情,等到朝廷明发旨意才知道。

    百官们叫苦连天,没想到辛辛苦苦做了官还是无法安生。

    朱秀淡淡嗯了声,端起茶盏轻啜。

    话都说到这份上,若是陶老头还猜不透,只能说他资质鲁钝,不堪大用。

    中书侍郎朱秀、宰相王溥牵头主评,中书门下和六部各有官员参与评审。

    又过两日,宫里传下旨意,诏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于三日后巳时集中到大庆殿,由皇帝陛下亲自主持,对百官来一次大考。

    看来这家伙巡察齐鲁八州,辛苦归辛苦,油水也没白捞。

    可谁都知道,一旦调离开封,这个官衔不过是加恩而已,根本不掌实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