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人事大变动-《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上个月,晋升侍卫步军都虞候的赵弘殷也病了,据说是老爷子到城郊赛马,然后跑到河里游水,染了风寒所致。

    不爽归不爽,赵匡胤面上笑呵呵一团和气,朝朱秀遥遥抱拳示意。

    往后,他就算正式进入禁军高阶统帅班列,成为大周王朝军中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

    一时间,大殿之内非议声不断。

    赵匡胤盯着他看了会,朱秀双目澄澈明亮,倒是不像包藏祸心的样子。

    不过,小弟当真没有和赵大哥争功的想法!来年战事,还要你我同心协力,为大周开疆拓土!”

    原枢密使由郑仁诲兼任,这次加侍中,同时让他卸任枢密使,担任宰相又不领实职,其实就是在为致仕做准备。

    也有如魏仁浦、范质、王溥、郑仁诲这些重臣,早早明白皇帝心迹,朝朱秀投来祝贺目光。

    朱秀拱拱手:“小弟不敢!往后同在一个军司,还请赵大哥多多指教!”

    朱秀听闻后深表同情,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老头子。

    故而赵匡胤近段时间也没闲工夫打探朝中消息,他也没资格参与柴荣召集的几次御前小型会议,根本不知道朱秀会进入殿前司任职。

    赵匡胤仕途顺畅,子嗣却颇为不顺。

    此诏令一下,多年来禁军侍卫司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往后,殿前司和侍卫司并立,共同掌管禁军!

    其他重要方面,工部侍郎景范加同平章事、判三司,成为新一任计相,掌管国家财税大权。

    说罢,柴荣起身自顾自地往后阁走了。

    看来,王溥出任宰相这段时间,工作干的不错,让柴荣很是满意。

    朱秀迷惑道:“赵大哥的意思,小弟不是很懂!”

    赵匡胤笑道:“又无外人在场,贤弟还跟我这般客套?”

    按照众人猜测,朱秀是会被当作后备宰相来培养的,没想到掉转过头往禁军中发展去了。

    四人里,张永德二十六岁,朱秀二十一岁,赵匡胤二十七岁,韩令坤三十一岁。

    赵匡胤气笑道:“你小子少跟我打马虎眼!说吧,跑来殿前司是不是想跟我争功?怕我立功太多,升迁太快,今后压伱一头?”

    一个地方推官,竟然一下子成为翰林学士,直入中枢,简直是一步登天。

    赵匡胤虎着脸道:“我不管!反正以后找你办什么差事,你可不许为难我!”

    如此时刻,殿前司必定是将来用兵主力,你小子这个时候要来殿前司,不是争功又是什么?”

    魏仁浦熬了几年,终于当上枢密使,也算是实至名归。

    在他看来,朱秀就应该老老实实在中书省任职,将来做个宰相难道不好?

    郑仁诲毕竟是元老功臣,柴荣还需要借用他的名望和经验来稳定朝局,不会一下子将所有元老重臣都清理出朝堂。

    朱秀也好奇地伸长脖子望去,只见一个富态满满的白胖子提着官袍小跑上前,难掩紧张地叩头谢恩。

    赵匡胤可是铆足了劲要在殿前司干出一番成绩,不曾想上头空降来了个朱秀。

    郑仁诲稳重浑厚的嗓音响彻大殿,群臣神情凝肃,仔细聆听,不敢错漏半个字。

    魏仁浦笑道:“某先走一步,你二人可要快些赶来,莫要让陛下就等!”

    这次当上枢密使,也算是苦尽甘来。

    “吾皇圣明!”群臣躬身山呼。

    非得来殿前司争功?

    头几年,朱秀刚认识赵匡胤那会,这厮还是个白面大耳的青年。

    如今,在军伍中历练几年,赵匡胤蓄起髯须,肤色也晒得黢黑,脸上横肉也多了不少,平添几分凶狞和粗犷。

    朱秀在心里腹诽,赵大这副模样,和历史上遗留的画像就比较贴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