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战事进展-《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而李璟正是看中他这两个优点,觉得留他驻守楚州最合适不过。
城头大旗随时面临变换可能,在泗州百姓看来,这地方归属谁都有可能。
泗州便是后世江苏盱眙,地处淮河下游,靠北面临河处地势平坦,基本无险可守。
周军此来兵贵神速,唐军驻守在淮河北岸来远镇一直兵马来不及撤离,被王彦超神兵天降围攻全歼。
朱秀准备把泗州打造成进军扬州的前沿阵地,为挺进淮南打下坚实一步。
柴荣又下旨,改任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李谷为副,兼判寿州行府事。
朱秀率军从洪泽湖西岸登船,走淮河入湖后的南下河道,在盱眙东北面仙人渡登岸,声势浩大地朝泗州进兵。
侍卫司亲军都指挥使是李重进,韩通这个权点检侍卫司,也就是临时担任侍卫司最高统帅,负责开封内外治安,和向训一起守卫京城。
柴荣此举,也是出于对李谷仓促退兵的惩戒。
占据泗州后,镇淮军全面封锁淮河下游河道,严禁民间船只出现在洪泽湖面。
这一战也是周军南征以来获得的最大胜利,柴荣御驾在途中听闻后,龙心大悦,下旨褒奖李重进和王彦超。
朱秀反问道:“韩将军认为寿州多久能破?”
韩令坤苦笑道:“一场大战开启,身为统兵将领,谁不想打几个漂亮的胜仗?朱副帅好歹还有攻占泗州的功劳,韩某自从来到淮南,连唐军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一味等下去,恐怕等到寿州城破,陛下大军打到长江边上,那时候就再没我们什么事了。”
韩令坤也爽快道:“好,打赌就打赌!不知朱副帅想赌什么?”
唐军消息闭塞,他们不知道的是,周军主帅已经换成了李重进。
从开封府和淮北等地征调的民夫也陆续赶到,柴荣一声令下,十几万民夫和数万周军轮番攻打寿州城,昼夜不息。
二月底,柴荣御驾赶到正阳,周军全面渡河,兵临寿州城下。
淮南第一战,朱秀兵不血刃夺下泗州。
“哈哈~好说好说!吃也要吃,马也要给!愿赌服输嘛!”朱秀十分豪爽地道。
原先韩令坤还担心无法与朱秀愉快相处,毕竟当年他弟弟韩令均和赵匡义伙同着打周宪的主意。
又因寿州围攻两月毫无进展,柴荣决意亲征淮南,下诏命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担任东京留守,彰信节度使韩通权点检侍卫司及在京内外都巡检,其余宰臣重臣各司其职。
泗州兵马不足五千,泗州刺史干脆率军南撤,返回雄州(天长县)固守待援。
李谷顾虑周军不习水战,兵力又不占优势,万一兵败浮桥被毁,这一万多先锋军将被全歼在淮河南岸。
此一战后,李重进威名响彻江南,淮南诸州军民惊恐,李璟气得在朝堂之上大骂刘彦贞无能误国。
十二月末,李璟派遣大将刘彦贞发兵自光州来救寿州,刘彦贞水路大军共计三万余,沿淮河南下,直逼李谷所部周军。
楚州之地就是南唐在淮北的前哨站,不需要四处出击攻略四方,只需要老老实实防备周兵进攻,时刻留意周军动向,及时向朝廷禀报就行。
从此后韩令均倒是老实了,乖乖在国子监读书,混到去年十八岁,韩令坤想法子给他补了个监察巡按的缺额,从御史台从低品级官员做起,也算是正式出仕。
韩令坤也笑了,看得出朱秀不像是做做姿态,如果他输了,真的舍得送出那匹金山马王,外加泰和楼一个月免费餐饭。
朱秀拨弄盖碗:“我军攻占泗州,只要能扎下根来,就是大功一件,就算你我在此住到战事结束,陛下也不会说什么。”
韩令坤大笑道:“若韩某侥幸胜出,就跟朱副帅讨要那匹金山马王红孩儿,到时候朱副帅可不要心疼!”
可惜晚了一步,李谷退守淮河北岸,主动放弃了南岸阵地。
韩令坤有些不信:“陛下亲临,十几万民夫几万强兵日夜攻打,刘仁瞻又能坚持多久?”
韩令坤半月前率军抵达泗州,他倒是很懂事,没有和镇淮军争抢本就拥挤的城内营房,主动要求到城外五里处一处庄子安营扎寨,双方互为犄角。
“朱副帅,虽说我军不承担主攻,但在泗州迟迟按兵不动,是否有些不妥?”
寒暄两句,韩令坤搁下茶盏,忍不住进入正题。
朱秀开玩笑道:“韩将军是见寿州打得热闹,有些技痒坐不住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