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战事进展-《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他年长朱秀近十岁,官职阶位却在朱秀之下,换做别人,心里只怕多少有些不舒服。

    昨日属唐,今日属周,明日说不定又被唐夺去,后日又可能被周军夺回,如此反复。

    韩令坤心中对他生出些好感,此人虽然年轻,又是文人统兵,但身上有股令人舒服的爽利气。

    池州刺史张全约收拢残部,退守寿州,和刘仁瞻一起坚守不出。

    期间李谷做了一次试探性攻城,唐军反抗激烈,刘仁瞻坐镇城头指挥有度,周军伤亡惨重,李谷只能及时作罢。

    “韩将军放心,寿州守将刘仁瞻向来以擅守著称,寿州城高大险固,囤粮足够一年之用,短时间想要攻破,难!”朱秀摇摇头。

    查保靖在楚州战战兢兢,北面要防备大周,南面要防备吴越,几次上书请求朝廷调他回朝,李璟只是不允。

    韩令坤似乎没想到朱秀会舍得拿那匹价值连城的金山马王做赌注,连连摆手道:“玩笑话而已,朱副帅不必当真!若韩某侥幸赢了,等回到开封,朱副帅让某在泰和楼连吃一个月就好!”

    都部署和都招讨使都是战事临时设置的最高统帅,二者可以通用,细微区别在于,都部署一般由朝廷重臣和禁军大将担任,招讨使一般由地方节度使出任。

    泗州城临时节帅府里,韩令坤前来拜见,朱秀亲自引他到厅上落座。

    近年来韩令均在京畿各州县跑,巡察民风,察纠户口、农桑、吏治,长进不少,基本上不用韩令坤再为他操心。

    李重进抵达后,接过李谷所部万余先锋军,又将浮桥移动到正阳东北,已经于数日之前开始秘密渡河。

    唐军主将刘彦贞,被李重进斩于马下,部将咸师郎等人被王彦超擒获。

    自五代乱世以来,泗州本就处在南北政权争锋的最前沿,大小战事不休,百姓对于战争早就习以为常。

    寿州城展开惨烈的攻防战事时,朱秀也在泗州和韩令坤率领的万余兵马汇合.

    ~~~

    “韩将军,请坐!”

    前些日寿州传来李重进大破刘彦贞的消息,朱秀派人广泛宣传,周军欢欣鼓舞,泗州民间却反响平平。

    比起数十年没见过战事的淮南军民,泗州百姓对于战争可算是熟悉得多。

    权责来说,招讨使比都部署还要更重一些。

    韩令坤想了想:“最多再坚持三个月,五月底之前,必破!”

    不过韩令坤有些坐不住了,眼看陛下亲临,寿州方向接连取得大胜,他们据守泗州安静得仿佛不存在,这样下去功劳岂不都被李重进王彦超等人抢占了?

    寿州守将刘仁瞻急令唐军收缩回城,坚壁清野,完全避免和周军接触。

    朱秀派小股兵马,三百余人切断楚州和扬州之间的漕渠,故意放出风声,要率军进攻楚州,其实早就率领大军开赴泗州去了。

    李谷依照之前在开封定下的作战计划,在寿州城上游一处名叫正阳镇的地方搭建浮桥,十日完毕,万余周军先锋部队顺利渡河。

    李谷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撤军的同时,李重进已经率领两万余归德军颍上,距离正阳不远,听闻刘彦贞率军驰援寿州,李重进也率军火速赶来支援。

    查保靖打仗不怎么行,最大的优点就是胆小,谨慎。

    由王彦超亲率小股兵马佯装前往寿州城打探军情,遭遇刘彦贞大军后仓惶西逃。

    于是,李谷一边上奏禀明情况,一边率领全军回撤北岸,进驻正阳北。

    而所谓寿州行府,指的是设置在京城以外的临时性军务调度机构。

    显德三年正月中,南唐大将刘彦贞认为盘踞正阳北岸的周军兵力少,不如趁势主动出击,歼灭这支敌军。

    可韩令坤丝毫不受影响,但凡见面一律尊称朱副帅,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极低。

    朱秀欣赏他的为人和能力,自然也是客气相待。

    就这样,两个交情平平之人,这一次共事竟然出奇的和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