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议和告吹-《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翌日和谈,自然又是无疾而终。

    周军在淮南攻势迅猛,连克数州,明眼人都看得出,唐军想要反扑困难重重。

    朱秀犹豫了下,小心叠好密诏收入怀里。

    正说着,一行身穿南朝官袍的人被拦在御帐外,都是朱紫锦衣的大员,想来就是江宁来的议和使团。

    叙了会旧,朱秀朝李德明身后望去:“这几位,德明兄不介绍介绍?”

    “文才早就猜到某会来访?”李德明似乎心事重重,笑容勉强。

    看样子,孙晟还是无法逃过被监禁的下场。

    李德明震惊得说不出话,摇头苦笑:“孙老相公、徐先生和我,主张割让六州之地换来两国息兵讲和,就已经在江宁引起轩然大波,大周陛下索求十四州,全无可能!”

    朱秀沉吟片刻,道:“不瞒德明兄,陛下召见我时明确讲明,除非让出淮南十四州,否则绝不罢兵!”

    李德明迟疑道:“各为其主,朱秀恐怕不会轻易被说动。况且此次议和,陛下和宋齐丘等人本就不诚心,只为拖延时间”

    朱秀微躬揖礼:“孙老相公之名如雷贯耳,晚辈早有所闻,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唐主李璟二度求和,你怎么看?”

    夜色下,远远的,朱秀就看见有一人站在营帐外,走近一看,果然是李德明。

    “德明兄,万万不可如此!我主陛下决定的事,谁也不可能改变!你非要如此说,倒是让小弟为难了!”

    李德明和孙晟相视一眼,见不到大周皇帝,他们只能先回营帐等候。

    南唐使团显然都听过朱秀名号,全都转头朝他看来,十几人组成的议和团打量着朱秀,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作为战败方,主动提出议和的一方,他们只能低三下四,祈求大周君臣怀着悲悯之心停息战火。

    李德明默默点头,心中感到有些酸楚。

    “这是臣南下宿州时,陛下亲手交给臣的密诏,如今归还!”

    柴荣见到他,煞是高兴。

    一路上,南唐官员议论纷纷。

    朱秀道:“不过据臣得知,江宁朝廷不乏主张和谈人士,他们联名上书李璟,请求朝廷割让淮南六州,诚心与我朝讲和,双方罢兵!孙晟和李德明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朱秀摇摇头轻叹口气:“言尽于此,该如何选,就看你的造化了.”

    孙晟低声道:“议和之事,若有朱秀帮忙撮合,说不定能成!你不妨找机会和他私下里接触,探探口风。”

    朱秀张张嘴,却见柴荣满眼睥睨,嘴角笑容冷酷轻蔑,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

    朱秀摇头道:“如此看来,议和之事暂时不可行!”

    “哈哈~正是小弟!”朱秀拱手,迎上前去。

    朱秀笑道:“白天德明兄一副欲言又止样,小弟怎能猜不到?”

    “上天对我大唐真是不公,如此青年才俊,怎么全都往北朝跑?”

    “唉~以一万兵马横扫滁州,擒杀两大主将,人家也有狂傲的资格!这份能耐,纵观江南也找不出第二个!”

    “德明兄!”朱秀喊了声,快步上前。

    石守信手扶挎刀,沉声道:“诸位,我朝陛下尚且有要事商议,还请诸位先回营帐歇息。”

    朱秀摊摊手,一副爱莫能助之样。

    朱秀心里一突,想要说什么,柴荣拉着他快步往御帐内里走。

    柴荣笑道:“你和朕想一块去了!李璟小儿,妄图用缓兵之计拖延我军攻势,好为唐军布置争取时间,欺朕无知,当真可恶!”

    数年未见,李德明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蓄起长须,眼角出现细密皱纹,一张俊朗儒雅的脸也像久经风霜般老态了许多。

    李德明忙侧过身,对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拱手道:“这位乃是我朝相公孙晟!”

    “方才那人就是朱秀,真是年轻啊!没想到皇甫晖和姚凤两大宿将,竟然折在这样一位年轻人手里,唉~”

    朱秀苦笑,孙晟也是江南士绅阶层的领袖之一,如果有可能,他倒是希望劝柴荣把他放回去,好让江南士人感受大周皇帝恩慈。

    数日后,长江沿岸传来消息,李璟命齐王李景达为帅,统兵向扬州进发。

    朱秀拱拱手,轻声道:“可臣却觉得陛下消瘦了许多,不管国事再繁重,陛下也得保重龙体啊!”

    “呵呵,让德明兄久等了,快请进帐歇息。”
    第(2/3)页